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05-07赵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新知正方形小学生

赵海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9-0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二、教师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相处模式

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师位置,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听完课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日常的练习和训练,这样做尽管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效果出来,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拉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对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相处模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而不是之前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长者地位,只有改变这种地位才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相处模式,小学生才能够在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向老师咨询一些难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教师的真正价值所在。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那么他们之间往往会带着一层隔阂,这种隔阂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势必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布鲁纳认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建立起牢固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还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下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让小学生能够在任务的压力下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量,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任务量的存在是他们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时,教师把所教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用自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方法越多越好。同学们很快折出了常见的几种。教师继续问:“还有其它折法吗?”过了一会儿,又有两种新的折法被发现了。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对角折、得到的小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相对的任意两个顶点重合对折,此时得到的小梯形也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通过这种任务型的提问,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过程搭建起有效的平台。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一个基础所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这种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和完善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搭建起有效的学习平台,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检测反馈,学生当堂消化

在学生经过系统的有一定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各种不同层次数学练习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反馈新知的掌握情况,以变式练习加深理解新知,了解新知的掌握程度;以综合练习发展新知、培养能力,反馈知识的应用情况。即时纠正,当堂消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教师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练习分层,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交流,鼓励求异思维,一题多解,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则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有关达标检测题,练习巩固新知,形成技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巩固了新知,提高了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及时从教师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动态,进行自我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找到继续努力的目标。

五、适当的评价,促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知识欠缺及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我们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同时,除了教师的适时恰当的评价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自评及学生之间的互评,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然后进行及時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因素就能够完成的,这个过程还需要学生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合作学习的平台,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里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需要搭建好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相处的平台,最后还需要教师在任务型教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压力面前进行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知正方形小学生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移火柴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我是小学生
新知
新知速递
非常小学生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