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05-07刘素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体积数学知识创设

刘素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创设适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一些有效的数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创设出适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1.在生活实际中创设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的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大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学数学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周围的环境中找角、指角、说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新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具体形象的感知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层面。当学完了新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角在生活的运用,如:工程师用的角尺、大吊车、能收缩的躺椅、指甲钳等等。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在趣味故事中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上课容易疲劳,精神也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应巧妙地结合游戏、故事、竞赛等形式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些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手段,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不必过多地渲染情境,因为情境中所出现的无关信息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模糊,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数感”的培养,其情境创设的价值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结合数学自身特点来创设情境,不仅要有“趣味性”,更要有“数学味”。

情境只有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数学味,达到快乐学数学的目的。才能算是有效的情境,成功的情境。

二、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深度”等行动策略。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激发,才会主动去思考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数学问题。基于此,在教学《求圆锥体体积》这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容器)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它的体积?

生:可以往容器中倒水,再测量出容器中水的体积。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铁块)

师:那这个圆锥形铁块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它的体积?

生:把它放进一个装水的量杯中,然后测量溢出水的体积,就知道铁块的体积了。(此时,学生觉得已有知识足已能解决问题,并没有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迫切性)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

师:那这栋建筑呢?

生:……(觉得无法解决)。

此时,师引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了层层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最后都转化为迫切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三、创设适时的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的确,数学知识不仅需要“思”中学,同时也需要“做”中学。对于那些依靠“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猜测想象”仍旧难以充分理解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致,这时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抽象知识的直观表征,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相当精确的引领点拨,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直观理解向抽象建构的认知提升也能顺利达成。下面笔者就以“十几减九”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出示12根铅笔,1捆10根带2根)如果要从这12支铅笔中取出9根,你想怎样取,还剩几枝?请你那出小棒摆一摆。

生1:我从这10根里取出9根,再将剩下的1支和另外2支合起来就是3支。

生2:先拿2支,再从1捆里拿走7支,还剩3支。

师:那么计算12—9时可以怎样想呢?

有了刚才的操作,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如下的算法:(1)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减9等于1,再算1加2等于3;(2)把9分成2和7,先算12减2等于10,再算10减7等于3;(3)先算12—10=2,再算2+1=3。另外还有学生想出可以利用加法来算,因为9+3=12,所以12—9=3。通过操作交流,促使学生把观察动作、操作过程和用脑思考过程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能扩展学生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很好地发挥出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当然,创设情境只是一个教学手段,要绝对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做到既要有“数学味”,又要有“生活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各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就必須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地了解学生,精心地创设情境,合理地运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体积数学知识创设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谈拟柱体的体积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谁的体积大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