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护理干预对防控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

2018-05-07邓碧池梁伟珍罗卫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卫生学合格率感染率

邓碧池 梁伟珍 罗卫梅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人民医院 肇庆 526040)

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大多身患重症、病情危急,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功能衰退,加上大量广谱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以及侵入性的护理手段,患者极易发生感染[1]。ICU是需要重点控制感染的科室,也是多重耐药菌(MDRO,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感染率最高的科室[2],MDRO的临床治疗异常困难,爆发率及致死率极高,是ICU科室预防感染的护理难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于2015年1月起在ICU病房落实预防MDRO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将2015年1月之前的80例ICU患者纳入本研究对照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7.4±6.2)岁;呼吸衰竭53例、多发伤9例、重度颅脑外伤3例、多脏器功能衰退9例、其他6例。另选择2015年1月之后的80例ICU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59.3±7.1)岁;呼吸衰竭55例、多发伤10例、重度颅脑外伤2例、多脏器功能衰退8例、其他5例。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60例ICU患者全部实施目标性监控策略,在我院感染检测系统中录入感染调查表及日常护理记录表。对照组患者未采用预防MDRO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如下护理措施:

(1)加强医护人员MDRO知识的培训

统一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根据医院情况酌情选择现场指导、针对性培训或者集体培训的方式,向ICU护理人员、保洁人员及实习生讲解流行病学知识、导致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极其防控措施。考核形式有以下几种:随机性地现场提问、月考理论知识、每年组织两次应急演练或者知识竞赛、年末进行综合考试,考试成绩需记录在医护人员的个人档案中,并当作综合目标考核之一。

(2)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

给所有洗手池配备烘干手机、感应水龙头和一次性纸巾,增加医院的手卫生设备,原先每十张床位共用一个洗手池,如今改为每两张床位共用一个,在墙上张贴洗手池的使用示意图,每个床位摆放洗手消毒液,根据消耗品的折算方法每隔3个月统计一次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

(3)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但凡患者入住ICU,全部提取标本送至实验室做细菌培养,筛查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如果患者已有多重耐药菌感染,必须进行单间隔离,如果条件所限无法单间隔离则进行床边隔离,或者把同一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及定植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委派专职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在患者床头挂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标识牌,把感染的细菌类型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例中,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标准严格做好手卫生管理、护理工作及消毒隔离管理。

(4)完善环境卫生的消毒措施

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之后,必须专人专用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不能和其他未感染患者共用上述物品,对于无法专人专用的物品和器具,每次使用完毕后必须用有效氯消毒剂1000mg/L给物品做清洁消毒。病房的地面要进行湿式清扫,发现污染物即刻消毒,增加适量抹布、拖把、扫帚等卫生用品,并且按照病房分区使用,每次使用完要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连续浸泡至少1天1夜,晾干后备用。每月一次做好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1.3 观察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环境卫生学的消毒效果与手卫生合格率。判定标准: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3]判定MDRO感染;根据2012年版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4]判定环境卫生学;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5]判定手卫生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ICU患者MDRO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ICU患者MDRO感染率比较

分组总例数MDRO感染例数(n)感染率(%)对照组801316.25观察组8078.75χ22.057P<0.05

2.2 两组ICU患者环境卫生学的消毒效果与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ICU患者环境卫生学的消毒效果与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分组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监测总数(n)合格率(n,%)监测总数(n)合格率(n,%)监测总数(n)合格率(n,%)对照组(n=80)127(58.3)3832(84.2)149(64.3)观察组(n=80)2624(92.3)3332(97.0)1816(88.9)χ211.5623.6332.323P<0.05<0.05<0.05

3 讨论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ICU环境普遍存在多重耐药菌,病房以及护理人员的双手都会遭到污染,已经成为导致ICU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护理中,护患之间频繁接触,各项护理操作提高了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机会。故ICU患者的临床护理,关键在于减少外源性的感染,彻底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严格控制多重耐药菌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我院采取的防控措施的依据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常规的护理措施不足以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因此,为了给ICU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治疗环境,我院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观察组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MDRO传播路径的最佳方式。ICU患者的排泄物、唾沫及分泌物等会污染各种医疗器具,其他患者一旦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很容易感染或者定植MDRO[6]。就算患者不与污染品直接接触,也会通过医护人员的双手间接接触到到MDRO污染品。所以,环境卫生的消毒效果,直接决定了MDRO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如果发现已经确定或疑似的MDRO感染者,一定要佩戴医用手套、口罩,穿好隔离服,做好隔离措施后再与患者接触。由此可见,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预防感染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MDRO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1 杨会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71~272.

2 黄思会.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医药前沿,2016,6(21):288~289.

3 张慧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吉林医学,2012,33(23):5103~5104.

4 李小妹.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4):147~149.

5 柯晓晖.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48~249.

6 唐朴勤,陈晓婷,付洁,等.烧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及控制对策.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4):488~490.

猜你喜欢

卫生学合格率感染率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