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规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2018-05-06杨天永

中国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财务绩效社会责任

杨天永

【摘 要】企业发展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进步而提升,不仅在总量上突破了传统规模,质量上也获得了升级。在众多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抛弃了过去的古板研究方式,转而向新时代需求转向,比如企业规模、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笔者试图结合上市企业做研究的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模型,借助熵权法来具体作评价,进而合理探索企业规模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所在,为企业管理发展打下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规模;社会责任;财务绩效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世人侧目的,在此其中企业所起到的重要推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直接的。对企业实际发展做研究,可以很好地发现问题、也可以协助研究其整体的经济走向和脉络,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就我国企业的评价协会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所联合编制的企业社会责任榜单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在社会责任落实以及实际的履行上有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上市企业。很多发达地区都已经经历了长期积累,所以在这方面非常的成熟,但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还处在较起步的初始阶段,很多因素都会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部分企业意识差、所以整体的障碍还是非常多的。

二、理论研究依据

结合实际研究来看,很多学者都已经做了大量的铺垫,比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的财务绩效相关关系所做的探索,但大部分都是各执己见,没有达成相对较为一致的结论意见。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三者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也是正向相关联系,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和具体指标则不相同。由于缺乏合理的体系指导,所以在评价时通常不是非常权威具体,采取差异的评价模式还会带来不同评价结果。结合研究来看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对于社会责任所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很少有考虑到。

在众多理论中,福利曼所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可以很好地结合企业间所有关系的重要度来识别其利益,这对于丰富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笔者试图基于此理论来探索上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与企业规模、企业财务绩效相会之间关系,寻求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策略,进而为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和管理做出相应贡献,探索提升企业效率的实际方法。

三、实际研究概述

弗里曼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自于他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其中就涉及到了具体的研究,该理论主要是认为企业的发展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不是只和股东相关,包括各类债权人、员工、实际的消费者、企业发展链条上的供应商、具体的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资源机构、企业所涉及到的社区、国家和本地政府、竞争者以及非政府组织NGO这11个大类。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协会和清华大学所共同制定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来看,基本上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笔者结合了熵权理论,以2011-2015年我国大陆上市企业为研究范本,以制造业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着供应链角度来具体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主要研究关注的点则集中在了企业规模、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上,这与本文主题是相互对应的。由于社会责任具有相对滞后的属性,所以研究时间不得少于5年,对于不符合的樣本都进行了剔除,最终有670个企业符合条件。

ROA可以很好的对企业的很多方面做出直接反映,因此本文也选取了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盈利、财务的实力,如果ROA值越大则企业的整体实力也是越好的,反之则越差。除此之外,具体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供应商、股东、员工、债权人、政府、社区、客户,这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

结合研究需要设计了企业规模和企业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相互的影响模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CST纳入模型,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可能存在滞后性,对于企业经营以及绩效都有影响,所以模型也加入了交互跨期影响的测评,也加入了验证其企业规模和社会责任相互调节作用绩效的模型影响。限于篇幅设计只将ROA和CSR模型做部分的展示。

ROAi,t=α0+α1*Sizei,t+α2*Growthi,t+α3*Top1i,t+α4*Duali,t+α5*RDCi,t+α6*Riski,t+εi

CSRi,t=α0+α1*Sizei,t+α2*Growthi,t+α3*Top1i,t+α4*Duali,t+α5*RDCi,t+α6*Riski,t+εi

结合上述研究将具体统计数字导入到科学的统计软件中,最终得到了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实际权重,其中应付账款周转率为0.366676、每股权益则为0.007378、员工获利水平为0.55151、主营业务成本率为0.01856406、利息保障倍数为0.001082、税费净额为0.046573、新增就业人数为0.008217;近些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综合的的得分大致0.0354,企业社会责任计量数字的最大值大致是0.01852、最小值则为0.0127,实际计算的标准差超过了0.01,这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差异;企业的平均营业具体收入增长为10.2798%,基本属于正常的范围区间。企业社会责任和ROA相关系数大致为0.1029、企业规模和ROA相关系数大致为0.1471,都在其显著性要求之上,由此可以看出三者处在其显著的正向相关的水平上。企业规模和社会责任不符合显著性差异的相关要求,所以不存在多重意义上的共线性。在ROA、CSR研究模型中,其回归结果的F值数为21.95而1%的显著性水平也很显著,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高于10%,具体回归值大致是在接近0.93的水平区间内稳定;由此可以看出其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财务绩效越好,企业规模对于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反向模型研究的F值为9.48,显著性水平也在1%以上,说明当其企业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是有非常明确正向积极向意义的。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结合以上研究主要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他们作为供应链核心存在着非常多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社会存在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履行社会责任,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对于企业自己实际发展也存在着社会口碑和经济上的双重不利影响。所以,重视其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协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整体的效益。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首先履行好企业的经济责任,努力的满足其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要做好企业的法律责任,必须要遵纪守法,保障其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落实;在此时要注意企业伦理责任的落实,尤其是服务企业必须要保障其运营活动和产品不会对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2.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表现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尤其是供应链企业,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充分履行对供应链上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提升其竞争力,促进其整体进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规模和财务绩效是与社会责任紧密相关的,企业必须要去努力的追求长远目标、而不是短期的暂时利益,对于其成本提升和实际收益受损是要接受的,有合理的忍耐度。企业实际经营和社会发展是不可分离开的,政府必须做好相关业务推进其相互的融合。企业需要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来,结合实践做法来努力理清其社会责任和所担任的社会职责,促进社会责任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对于社会和企业都是有利的做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处理中。

除此之外,各类行业协会和NGO组织也应发挥其导向作用,積极协助企业来合理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努力构建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建设有效平台制度,独立自主开展各项目的活动,与政策法律执行协作,为企业和社会的实际发展打开好的共赢局面和环境,促进整体的发展。社会的宣传作用也不可忽视,这对于企业重视自身责任很重要。

五、结语

企业规模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关系非常紧密,企业必须要重视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结合实际业务的开展具体的落实,提升企业实际收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存义.我国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彭俊杰.高管薪酬激励、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2(23):60-61.

[3]陶文杰,金占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度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2,9(08):1225-1232.

[4]刘良惠.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11(06):100-105.

[5]嘉林.我国钢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财务绩效社会责任
虚拟现实概念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