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5-05冯静李东

农家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探究农业生产

冯静 李东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玉米种植是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不仅可以用于畜牧养殖,还能是一种优质的粮食作物,通过正规渠道流入市场销售。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态势迅猛,农民为了获取到更高的生产效益,纷纷应用了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合理的田间种植活动,同时也对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玉米病虫害种类多样,防治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防治目标,重新整理防治方案,探究各项新型技术,以此来有效控制病害和虫害,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关键词:农业生产;玉米栽培;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玉米号称“饲料之王”,畜牧养殖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玉米的支持,玉米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与管控就显得异常关键且必要。我国的玉米作物产量仅次于水稻作物产量,年产量也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二的优势地位。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影响,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理想成效,导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玉米种植产量的快速增长。国家重点推进“三农政策”,并对玉米的高产种植提出了新的要求。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影响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结构,不提倡广泛推广,因此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使用势在必行。

一、玉米病虫害问题的产生原因

1.商品化速度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农作物的商品化日常已成必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品种需求,国外品种的盲目引入,可能会导致玉米种植结构不合理情况的出现,并且对原有作物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难度随之增大。我国的玉米品种检疫工作是非常苛刻的,但是还是很难全面控制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

2.种植种类单一化。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征,农民通常会在大规模的种植区域内同时栽培多种农作物。土壤相对肥沃的种植区域,如果仅仅栽培玉米的话,就会大大减少生物群落,破坏当地的生态结构,使一些致病菌有着广泛的传播条件,昆虫变异速度更是不断加快,玉米的抗病性日益减弱,对普遍病虫害都难以抵抗,更别提一些严重病虫害了。

3.种植环境改变。由于我国十分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因此“秸秆还田”在我国的种植业中被广泛施行,虽然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但却使大量上次种植残留下来的虫源以及病源再次被遗留到土地当中,导致再次种植的玉米感染病菌,多次“秸秆还田”也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不断积累,降低土壤的可利用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二、玉米主要病害分析

1.大斑病

(1)发病规律。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2)防治措施。①合理密植,选用抗病良种,增施有机肥和钾、磷肥;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2.玉米小斑病

(1)发病规律。玉米小斑病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早播早管,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3.玉米褐斑病

(1)症状。玉米褐斑病在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病菌侵染叶片、茎秆及叶鞘,常密集成行,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入表皮。

(2)防治办法。①农业措施。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深耕深埋,减少病菌初浸染来源。②合理排灌,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③药剂防治: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

三、玉米主要害虫研究

1.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千克加细沙2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克即可。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移性、多食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蟲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即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必须引起农业管理机构和农民的高度重视。相关人员也应重点分析玉米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同时找出有效的防治技术,以此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提高玉米的实际产量,为农民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收益,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日益提升奠定下坚固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耀,“晋中市玉米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2014(06)131-132.

[2]柏新娣,范志军,何香竹.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5(9)80-82.

猜你喜欢

玉米栽培技术探究农业生产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技工学校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石油机械设备中的防腐检测技术探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
基于BPEL试析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