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树主要病虫害测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5-05李小一刘伟徐严简路军郑维威张小平

中国果菜 2018年4期
关键词:流胶病食心虫株数

李小一,刘伟,徐严,简路军,郑维威,张小平

(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郴州 423000)

桃为蔷薇科、桃属落叶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世界各地均有栽植。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C等成分。桃中铁的含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同时也有多种生理功效,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等。

近年来,南方地区大量引进桃树新品种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在此过程中发现南方桃树存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盲目用药、农残超标、防治效果差的现象及在对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上可借鉴的具体方法不足的问题,首要的技术是摸索出一套适合南方桃树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进行桃树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方法的摸索与尝试、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子、了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规律等方面研究;验证病虫发生动态监测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才能为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防治时期的准确预报,以实施精准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与施用量,为生态环保、经济高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

1 试验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时间

调查了2017年桃树主要病虫害:桃蚜(3~8月)、天牛(5~8月)、桃小食心虫(4~8月)、桃炭疽病(4~8月)、桃流胶病(3~8月)。

1.2 预测圃设置

预测圃要求有代表性,设于郴州市农科所保和果树基地,选择排灌通畅、种植水平有代表性的成年挂果桃园,面积为1334m2,栽培品种为锦绣黄桃,株行距4m×4m,全年不施任何化学防治剂,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操作。

1.3 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报方法

1.3.1 桃蚜

(1)越冬基数调查

因本地桃蚜主要在冬季蔬菜上越冬,在1~2月,调查十字花科作物的有蚜株率及蚜虫数,选择油菜、冬包菜、萝卜菜、青菜头中的一种蔬菜[1],定5点进行系统调查,每旬的最后1d调查,每点查20株,调查并记载有翅蚜数、无翅蚜数、有蚜株数。

(2)黄皿诱蚜

3月1日起开始在桃园田设3个黄皿诱蚜调查点,黄皿直径35cm、高5cm,皿内底部及内壁涂中黄或柠檬黄油漆,黄皿周边外翻部分及外壁涂黑色油漆,皿间相距40m以上[1]。黄皿用塑料盆喷中黄漆制成,盆内盛清水,并在皿壁上缘钻一孔,以免因下雨盆内水满时蚜虫随水外溢流失,每天记载蚜量。

(3)系统调查

在预测圃内,3月1日起开始调查,每5d查一次,定5点,每点5株,每株定1~5个枝条,逐叶调查总叶数、有翅蚜数、无翅蚜数、僵蚜数、有蚜叶数、有蚜枝条数,并记载,调查至桃果采收完毕。

(4)年度发生程度普查

在害虫盛发末期,按类型田、品种、栽培水平等,对全园区进行2次普查,按5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点,每点5株,每株定5个枝条,逐叶调查总叶数、有翅蚜数、无翅蚜数、有蚜叶数、有蚜枝条数、有蚜叶片数,并记载。

1.3.2 桃小食心虫

(1)测报灯诱调查

于5月上旬开始开灯,每天调查并鉴别记载诱集的桃小食心虫数。

(2)系统调查

在预测圃内自5月10日开始定5点调查,每点5株,每株20个枝条,每逢0、5日调查总叶数、卵数、幼虫数、被害株数、被害果数并记载,调查至采收完毕。

(3)发育进度调查

在害虫的幼虫盛发期,调查2次以上,特别注意在幼虫主要为大龄时作好发育进度调查和分析,查明各龄幼虫、各虫态所占比例,每次查30头以上幼虫。

(4)年度发生程度普查

在病害盛发末期,按类型田、品种、栽培水平等,对全园区进行2次普查,按5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点,每点5株,每株20个枝条,调查总叶数、卵数、幼虫数、被害株数、被害果数并记载。

1.3.3 天牛

(1)测报灯诱调查

于5月上旬开始开灯,每天调查并鉴别记载诱集的天牛数。

(2)系统调查

在预测圃内自3月开始定5点,每点50株,每逢0、5日调查树杆上卵粒数、幼虫数、有虫株数、被害株数并记载,调查至10月底。

(3)年度发生程度普查

在害虫盛发末期,按类型田、品种、栽培水平等,对全园区进行2次普查,按5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点,每点50株,调查树杆上卵粒数、幼虫数、有虫株数、被害株数并记载。

1.3.4 桃炭疽病

(1)系统调查

在预测圃内自4月1日开始定5点,每点5株,每株5个枝条(枝条为当年生,长度约30m),每隔5日调查1次发病枝条数、各级发病叶数、总叶数并记载,调查至采收完毕。

(2)年度发生程度普查

在病害盛发末期,按类型田、品种、栽培水平等,对全园区进行2次普查,按5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点,每点5株,每株20个枝条,调查发病枝条数、各级发病叶数、总叶数并记载。

1.3.5 桃流胶病

(1)系统调查

在预测圃内自3月开始定5点,每点5株,每隔5日调查一次树干、枝上的流胶肿胀凸点个数、流胶孔口数、被害株数并记载,调查至10月底。

(2)年度发生程度普查

在病害盛发末期,按类型田、品种、栽培水平等,对全园区进行2次普查,按5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点,每点50株,调查树杆上流胶肿胀凸点个数、流胶孔品数、被害株数并记载并记载。

1.3.6 其他病虫害的普查

对桑白蚧、山楂红蜘蛛、桃缩叶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根癌病、桃褐腐病,在各病虫害盛发期,于桃园内进行2~3次普查,按 5点取样,每点查 5~10株,每株查 5~20个枝条,调查被害株率、被害枝条率、被害叶率。

1.4 桃树害虫天敌调查

系统观测圃或大田调查,均应同时记载主要天敌的种类及数量,包括蚜茧蜂(计数蚜群中僵蚜数及所占比例)、蜘蛛类、蛙类、草蛉、食蚜蝇、瓢虫、寄生蜂等的种类与数量。

1.5 各病虫害被害严重度分级标准及被害指数的计算方法

1.5.1 虫害严重度分级及为害指数

(1)虫害严重度分级标准

表1 虫害为害调查分级标准(以叶为单位)Table 1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pest damage investigation(in leaves)

(2)为害指数的计算方法

1.5.2 病害严重度分级及病情指数

(1)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见表2。

(2)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1.6 应用示范

应用本项目的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技术及综合防治技术,于2017年在本地6hm2的挂果黄桃园,实施全年的示范与效果验证,其中设综防区(2hm2)、常规区(3.4hm2)、空白对照区(0.6hm2)3 个处理,重复 3 次,调查记载各重复内的防治方法、施药种类、次数与用量、病虫害的基数、处理后15d的病虫发生程度、主要天敌(瓢虫、蚜茧蜂、蜘蛛、寄生蜂)的数量,病虫害调查方法按测报方案执行,分别对比分析化学防治次数、用药量、天敌的增减率。

表2 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Table 2 Standard of severity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表3 桃树病虫害年度发生程度普查Table 3 Annual incidence of pests and diseasesof peach tree

表4 南方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期与物候对应表Table 4 The occurrence period and phenology of the main pests and diseases of peach trees in the south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

通过在本地桃园内对桃树上发生的8种病虫害进行年度发生程度普查,见表3。发生危害较重的是桃蚜、天牛、桃小食心虫、桃流胶病、桃炭疽病,包含了危害杆、叶、果各部位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较轻或零星发生的是桃蛀螟、桃褐斑穿孔病、桃疮痂病。初步可确定测报的监测对象为桃蚜、天牛、桃小食心虫(含梨小)、桃流胶病、桃炭疽病(三虫二病)。其中,虫害发生较重的依次为桃蚜、天牛、桃小食心虫,虫量(头/百叶或枝或株或果)分别为124、6、2.4头/百叶;病害较重的依次为桃流胶病、桃炭疽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4.9、14.7,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桃树的产量和质量。

2.2 南方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期的物候规律

根据调查情况来看,2017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在发生期上,已初步了解其发生的始、盛、末期及其与桃树生育期的相关性,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有机、无机)的这一宿主与寄主的生育期或物候之间的相互对映或依赖关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表4(见上页)及图 1、2、3。

由表4可知,桃蚜于3月底的花期始发,盛期在5月初至6月中旬的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桃小食心虫在5月底的幼果后期始发,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果实成熟采收期,天牛在5月下旬的幼果后期始发,盛期在7月的果实成熟采收期,桃炭疽病于4月中的幼果期始发,盛期在5月初至6月中的幼果期至膨大期,桃流胶病4月初的幼果初期始发,盛期在5月初至8月的幼果期至花芽分化期,本地桃树上该病的发生盛期最长,达100d左右。

2.2.1 桃蚜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图1 桃蚜种群发生动态调查Fig.1 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peach aphid population

图1显示的是桃蚜种群发生动态调查情况,由图可知,桃蚜于4月8日始发,5月5日后进入盛发,蚜量在5月底至6月底期间达到高峰,最高百叶蚜量为5月21日达114.8头,自6月15日后逐上减少,至7月20日后轻发,直至为0。

2.2.2 桃小食心虫为害情况

图2显示的是桃小食心虫为害情况,由图可知,桃小食心虫于5月22日始发,6月1日后进入盛发至采果结束,虫量在7月26日采果期达到高峰,高峰日虫量达百果2.4头。

图2 桃小食心虫为害情况Fig.2 The harm of the myocardium of peach

2.2.3 害虫成虫诱集数量图

图3 害虫成虫诱集数量图Fig.3 The number of insect infestation

由图3可知,黄皿诱蚜及灯诱蛾可反映出桃园内各害虫成虫的数量,特别是桃小与天牛,成虫发生比较集中,可通过成虫诱集数量预知桃树或桃果将被为害的轻重,为决定防治适期与是否采用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2.2.4 桃树病害发生危害调查

图4 桃树病害发生危害调查FIg.4 Tamage investigation of peach tree disease

图4表示的是桃树病害发生危害调查,由图可知,桃炭疽于4月5日前始发,5月20日至7月10日进入盛发流行,之后逐步消退,高峰期为6月10日,病指达17.8;桃流胶病于4月10日前始发,及至年度调查结束前8月24日达到高峰,最高病指达14.9。

2.3 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初步试用,2017年全年在综防区、常规防治区分别施用化学农药4次、9次,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比常规减少55.6%。在综防区结合了物理、农业的防治方法,使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较好地减轻了农药残留,并减少了对天敌的杀伤,经调查,2016年8月18日常规桃园内天敌种类为瓢虫与蜘蛛,数量分别为每株2只、3只,也是实施综防技术前的天敌基数,2017年8月23日综防区天敌种类有瓢虫、蜘蛛、食蚜蝇、寄生蜂,数量分别为每株3只、5只、3只、1只,天敌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加,验证了测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决策、减少盲目用药提供了依据与方法。

3 小结

通过本项目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南方桃树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方法,初步了解了桃蚜、天牛、桃小食心虫、桃炭疽病、桃流胶病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及其与物候的紧密相关性,并找到病虫害发生危害的主要影响因子,经通过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监测与趋势分析,进行防治方法的对比试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与施用量,天敌种类与数量也得到明显增加,验证了测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决策、减少盲目用药、保护生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龙宪军.凤凰县烟蚜的越冬基数与迁飞及田间消长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5:70-72.

[2] 李慧永.烟叶生产机械化技术探索 [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4):170.

猜你喜欢

流胶病食心虫株数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巧解“植树问题”
甜樱桃流胶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