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

2018-05-04

物理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定义物理知识点

(江苏省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江苏 扬州 211404)

笔者是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师,同时从事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颇有感慨,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是学生步入初中理化生的敲门砖。小学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好引导工作,会激发起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孩子们未来的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对苏教版小学科学与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梳理,供同行参考。

1 教材知识点的对比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一共有五章内容,其中四章内容与物理有关,我们选择部分知识点对比、分析。

1.1 光的直线传播

相关知识的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例1:五年级科学上册17页(如图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你能用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小孔纸板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

图1

图2

八年级上册65页WWW第一题,如图2所示,怎样才能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焰?

这两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如果学生在科学课上打好基础,在八年级学习物理时能容易地接受该知识,给出正确答案,并且能理解它的科学原理。

例2:五年级科学书中18页(如图3),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

图3

图4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中书后练习WWW第二题涉及相同的实验(如图4)。

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科学时可以引用此实验,能更好地讲清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而且此实验的器材选取和制作简单,且容易操作,学生能被调动起极大的探究热情,为将来物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1.2 安全用电

相关知识的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例3:在五年级科学教材中写道:下面的做法对吗?怎样做才安全呢(如图5)?

在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用图6展示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图5

图6

对比发现,这两处知识点相同度颇高,安全用电常识在小学科学中就应加以渗透,为初中物理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简单电路

相关知识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小学科学书中有一个制作活动,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如图7)。需要的实验材料是:红绿灯泡、电池和电池盒、图钉和回形针、木板。这个实验的难度相当大,尤其由回形针设计的单刀双掷开关,需要老师们做好细致的讲解和引导工作,小学生由于没有任何的电学基础和生活常识,学习这块知识时接受得较慢,教师要多启发、引导。

图7

图8

九年级物理“电路初探”的综合实验活动中有单刀双掷开关的应用,是一个难点(如图8)。如果在小学科学学习中有初步体验,学生在学习九年级物理这个知识点时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2 教学目标和概念定义的对比

2.1 教学目标

以光现象为例,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太阳和影子”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节教学目标: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物理教材八上第三章的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中思考影子的成因;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对比两者教学目标,会发现:两门课程联系紧密,比如都要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点:小学科学只需要知道一些物理现象,课堂容量较小,会做简单的小实验就行。而初中物理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归纳物理规律,要求比较高。

2.2 物理概念的定义

例如小学科学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二节“照镜子”中反射的定义: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初中物理中反射的定义为: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初中物理的定义相对于小学科学而言显得更严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下定义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到位,教师要把握好严密性的尺度。比如,小学科学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为: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定义中要向学生强调说明“容易”“能够”的区别,定义概念切不可随口说,为以后中学的学习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打下基础。

3 编写特点的对比

从两本教材对比发现,小学科学内容呈现以图片为主,实验器材更多来自于身边随手可取的生活物品,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科学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感受探究科学的无穷乐趣,从而为初中物理教学做好铺垫。

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兴奋点容易转移,控制能力弱,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因而教师要更注重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达到教学目的。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了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有所发展,可以长时间地集中精力于学习,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注意引导他们发展抽象思维。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多以文字解说为主,图片呈现为辅,更加偏向探究事情的本质,理论说明更多,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大为增加,对科学术语以及现象解释严谨性要求更高。

4 结语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无论是教材知识点的契合,还是实验理念的高度统一,都让笔者深深体会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我们可以利用物理教师的良好条件去教好小学科学,力争做好孩子们物理启蒙的导师,做好两门课程的衔接工作,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郝京华,路培琦.科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郝京华,路培琦.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3] 刘炳昇,李容.物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 刘炳昇,李容.物理教学参考资料[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 欧阳芬.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授技能指导[M].长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猜你喜欢

定义物理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成功的定义
我不是教物理的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