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考物理复习中的应用探讨

2018-05-04

物理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场线电势建构主义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4)

高考复习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而学习就应当遵循一定的学习规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中心、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最终有效地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目前,比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笔者以三个高考物理复习的教学片段为例,分别加以阐述。

1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主张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根据“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这种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于基本概念、规律等的复习是非常适合的,因为这些基础知识学生都已学过,搭建这样一个知识框架很方便,也很必要。但如何搭?这是一个教学艺术问题,而艺术的真谛全在于一个“问”字。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反省性探究,“问题”的解决可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问题”有时深藏于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则由此而生。因此好的教师必是善于设问的教师,好的课堂必是以问题激发新问题的课堂。

具体实施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行复习,然后以问引导,问题的设计可以先模糊些,以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学生反应不上来,则可再以较清晰的设问来层层引导。

教学片段1:力的概念的复习

师:什么是力?

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的存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

师:这是力的物质性,力还有什么性质?

师:“作用”二字如何理解,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有作用力,反过来又怎么样?

生:还有相互性,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有作用力,受力物体对施力物体有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师:还有没有?作用力有没有方向呀?

生:有方向。

师:这是什么性?

生:矢量性。

如此抛砖引玉,通过协作、会话,让学生自己搭建知识的脚手架。

2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认为学习者要想进一步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主张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判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的认识。

教学片段2:电势知识的复习

师: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是否最快?

生:是的,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师: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平行的等势面垂直,在两平行平面之间,垂直距离最短。

师:如果是非匀强电场,这句话是否依然成立?在什么情况下,非匀强电场可以近似看成匀强电场?

生:如取的空间足够小,非匀强电场可以近似看成匀强电场。因此,在每一小段上,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都最快。

师:既然在每一小段上,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得最快。当把它们连起来,即使在非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也是最快的。

高考物理是以能力的考查为核心,能力问题主要是方法的掌握问题,如果学生掌握将知识点细化的方法,如明确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表达形式、与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等,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然就得到加强,如果学生掌握了推理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相关的能力也必然会得以提高。因此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而这些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才能得以真正提高,纯粹的方法是枯燥无味的,只有植根于实际的问题中,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对于高考的复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训练在复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训练中可引入第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3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是根据认知弹性理论和知识网络结构特点而提出的,要求精心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机进入其中任一情境去学习,显然这对于高考物理复习的习题课是很合适的,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精心选择设计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高考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的习题。

教学片段3:习题教学

图1

例:如图1所示,质量为15kg的物体和两根细绳OA、OB吊挂在天花板下处于静止状态,两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取g=10m/s2),求两绳所受拉力的大小。

先由学生自主解答,学生的解题方法可能是不同的,此时可以随机进入图2中某一种情境,让学生去讲解,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

师:这些方法的共性在哪里?

图2

生:在于运用了力的矢量运算法则。

如此便把握了问题的实质,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意义建构。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要依据方法能力培养的目标,精选典型例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让学生自主解答,方法必然会多种多样。然后通过协作、会话,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从而建构方法体系。

4 结语

在物理复习课中,无论应用哪种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做到:(1)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2) 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 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

猜你喜欢

电场线电势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同步机和异步机之磁势和电势的比较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理解与应用
浅议CAI中电场变化的模拟描述
理解电场线含义攻克静电场问题
基于EMD和4阶累积量的船舶轴频电场线谱提取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