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方法的西部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2018-05-02张婧华

生产力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庆阳庆阳市景区

王 飞 ,张婧华 ,邱 杰

(1.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2.新疆温宿县阿热勒中学,新疆 阿克苏 843100)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的休闲旅游,最早可以追溯于19世纪中后期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逐渐盛行[1]。我国乡村旅游大致起步于80年代,主要分布在一些大城市周边。由于乡村旅游起步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初期。我国早期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问题分析的研究为主[2]。目前,学术界对于庆阳乡村旅游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以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为题,重点利用SWOT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庆阳市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条件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在红色资源、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一)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优势分析(strength)

1.区位与交通优势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甘肃省东部。南北长207公里,东西跨208公里,地域狭长,总面积27 119平方公里[3]。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庆阳市,东临延安,西挽陇中,南俯西安,北抵银川,潜在客源充足。此外,庆阳城市干道纵横交错,公路密度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青兰高速G22过境,211国道纵贯南北,309国道横穿东西,与境内79条公路连接,202、303、318等省道于境内纵横交错,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网。随着庆阳机场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庆阳成为连接西安、兰州、银川的重要枢纽和商贾云集的“金三角”[4]。

2.地区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庆阳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区域内广泛分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新型能源城市。目前庆阳已探明油气总资源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其中石油地质储量16.2亿吨。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2 360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23%[3]。

被誉为“陇东盆地”的庆阳盛产小麦和玉米,区域内的董志塬是农作物主产区,被称为“陇东粮仓”,境内还分布有子午岭天然林区,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多样。此外,庆阳市在苹果产业、优质农牧农畜产品、油料、杂粮以及中药材等资源开发方面拥有良好势头。良好的资源禀赋为庆阳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多样的素材。

(2)农耕民俗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庆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树一帜。民俗文化形式多样,种类相对齐全,富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形式涉及庆阳特色香包、环县皮影、雕塑工艺、石刻工艺、草编、纸扎、民间刺绣和剪纸等特色地方工艺以及陇东秧歌、环县道情艺术(陇剧)、民间传统社火、黄土窑洞、婚礼丧葬习俗等。其中,环县道情皮影、庆阳民间香包刺绣、庆阳唢呐进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庆阳市不但是中国民间民俗文化调研基地,民俗文化元素在民间香包、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徒手秧歌和荷花舞以及窑洞民居等方面在全国底蕴深厚,独树一帜,而且农耕旅游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见表1)。分散在全市各县(区)的相关景点有61个,其中人文类56个、自然类5个。博物馆、文化馆、革命纪念胜地和民俗活动点等17个[5]。

此外农耕景观主要有窑洞和梯田。第一,对于窑洞的开发。庆阳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含水量少,有利于窑洞的开凿。庆阳窑洞住宿格局从远古开始,直至今天,一直延续了数千年。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既有先民居住在窑洞里。三千多年前周人就已是“陶复陶穴以为居”。在庆阳比较常见的窑洞形式有明庄、半明半暗庄、地坑院等。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功能的窑洞,如崖窑、高窑、拐窑、崖窑堡子等。2002年6月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窑洞民居之乡”[5]。第二,梯田。梯田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在庆阳,梯田有保护水土流失、增产、蓄水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同时,梯田景观可用来发展乡村旅游。

表1 庆阳市农耕文化产业园发展类型表[5]

(3)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现存的华池“南梁政府”旧址、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等革命遗址,是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庆阳凭借其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被评为“中国红色文化休闲名城”。目前全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共200多处,其中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20多处,现有红色旅游基地67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市级30处、县(区)级35处[6]。庆阳代表性红色旅游资源:陕甘边南梁苏维埃政府旧址、列宁学校遗址、荔园堡古城等,红歌著作有《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2011年庆阳市被评为“中国红色文化休闲名城和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表2 庆阳市风景名胜与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4)特色美食与精品特产优势。庆阳市物产丰富,素有“陇东粮仓”之美喻,盛产的小麦、荞麦、燕麦、玉米、小米等五谷杂粮,为发展餐饮业和名优特色小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原材料保证。近年来,全市充分挖掘饮食特色,发展饮食文化,采取传统与现代制作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庆阳民俗特色美食的制作工艺水平。

特色名优小吃主要有米面馍馍、粘面、油糕、枣馍馍、煎饼、饸饹面、合水糖圈圈、镇原糖油饼、环县荞剁面、环县燕麦面、环县羊羔肉、土暖锅、早胜狗舌头馍、臊子面、西峰炉齿馍等。

精品特产主要有白瓜子、黄花菜、庆阳苹果、庆阳杏子、杏脯、庆阳黄酒、荏、宁县黄甘桃、宁县九龙金枣、彭阳春白酒、九龙春白酒、什社小米等。

庆阳市特色美食与精品特产种类齐全,特色浓厚,为庆阳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丰富的现实食材。其中饸饹面、镇原糖油饼、环县燕麦面、环县羊羔肉、土暖锅、臊子面和庆阳苹果、白瓜子、黄花菜、宁县黄甘桃、宁县九龙金枣在庆阳市乡村旅游中享誉省内外,深受广大游客好评。

3.庆阳乡村旅游构成要素和类型多样优势

庆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构成要素涉及了乡村景观风貌、农业生产、起居饮食、乡村土特产、乡村制作、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方面(见表3)。主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人文活动、旅游商品、建筑与设施等。

表3 庆阳乡村旅游的构成要素[5]

此外,庆阳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相对齐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以及单体分类多样(见表4),为庆阳市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源和珍贵的旅游元素。

4.政策优势

2015年4月,庆阳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在各级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力度加大,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庆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庆阳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4部规划的编制工作[3]。

表4 庆阳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分布表[7]

5.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高

庆阳市开展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甘肃卫视》、《读者》等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的同时,借助宣传专题片扩大了庆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劣势分析(weakness)

1.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庆阳作为革命老区,受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资源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来说乡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网络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居民文化教育水平低、观念保守落后,乡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此外,乡村旅游项目缺乏,食宿设施简单,网络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动机不足,消费水平低。

乡村旅游基础薄弱。庆阳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形象不突出,营销力度小,市场知名度低,而甘肃省旅游规划也未将庆阳作为旅游优先开发区域[6]。目前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相对分散,缺乏相对的保护与开发,这些都导致庆阳乡村旅游的基础比较薄弱。

2.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大。庆阳旅游资源主要以各类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主,其次民俗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是,庆阳却缺乏高知名度的自然和人文类旅游资源,这使得原本单一的旅游资源在规划开发上趋于单一的民俗文化。此外,庆阳地域狭长,乡村旅游景区相对分散,景点关联性低。乡村旅游景点虽然七县一区都有分布,但其过于分散,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度,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上乡村旅游活动相对单一,集中在吃农家乐、采摘、观赏、垂钓的常规活动,缺乏特色,忽视了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部分农家乐、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3.乡村旅游市场狭小。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不足、品牌形象模糊、乡村旅游市场狭小。庆阳现有的乡村旅游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使得品牌形象模糊。此外,部分景区景点过于分散,远离城镇,缺乏必要的旅游宣传,使得原本具有的优势资源条件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与开发,最终不幸“夭折”。在旅游市场方面,乡村旅游由于自身特性,更需要通过强力的市场宣传来提高知名度,但由于这方面工作的缺乏,市场相对狭小。

4.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丢失。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化逐渐取代了其本身的文化特性,大多数景点“农”味不农,存在“城市化”倾向,甚至某些旅游建设千篇一律。例如:乡村景区游乐园、农家乐菜品等大同小异。而缺乏对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得优秀的民间文化丢失。具体表现为: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乡村文化商业化倾向以及独特性的逐渐消失[8]。

5.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设计大同小异,创新力度不足。庆阳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发展的极不均衡,也就是缺乏合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乡村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具有的分散性特征使得其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整合,从而出现分割的状态。此外,开发旅游产品主题局限于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商品本身,而缺少对不同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6.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管理。据庆阳2016年鉴统计,庆阳旅行社及分社减少到22家,二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减少到11家。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虽已达6万多人,但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相对较小,特别是乡村,大多数景区的从业人员多为农民。此外,全市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仍然缺少对乡村景区景点的管理,特别是对远离城镇的部分农家乐和田园风光景区的管理。

(三)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从2015年起,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庆阳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实行大规模引领,大景区建设,大设施配套,大融合发展,大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全市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出现良好局面

(1)势头良好。截至2015年底,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计13处,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和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2处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新增旅游度假村、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点50家,总数达到了250家以上[3]。与此同时,宁县湘乐乡攀湾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3]。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共计323.45万人次,占旅游接待总人数的46.5%,同比增长35.2%,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2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9]。

(2)空间分布广,发展类型多样。庆阳乡村旅游项目基本涉及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开发类型。例如:农耕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博览园、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以及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和度假村、农家乐。更重要的是庆阳七县一区交通主干道附近和成熟旅游景区周围都有分布,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广。例如:宁县中村镇的政平村、新宁镇的金冢村、春荣镇王台村和昔沟村、湘乐镇的莲花池村、焦村镇的任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环县全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扶持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2.庆阳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庆阳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2015年,编制完成县(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规划等。庆阳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与推进将给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

3.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

在庆阳市全面贯彻和学习省委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全市157个贫困村、19.35万贫困人口可实现稳定脱贫,西峰、正宁、合水3个县(区)整体脱贫“摘帽”[3]。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对于乡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刺激人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4.庆阳旅游产业出现了新的面貌

庆阳市全面启动了《庆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庆阳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等4部规划的编制工作来加快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同比增长44.6%;旅游综合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44.2%。旅游业已成为新常态下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3]。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和提高乡村旅游的热度。

(四)庆阳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挑战分析(threats)

1.区域市场竞争激烈。庆阳市位于延安、西安、银川、平凉、天水等旅游胜地的几何中心。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旅游起步发展较晚的庆阳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例如:延安红色旅游对于庆阳红色旅游业的冲击、西安乡村旅游对庆阳客源的分流。此外,庆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制度的不完善、核心文化的缺失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强劲的市场竞争是庆阳市乡村旅游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2.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破坏性开发和建设;另一方面是指乡村旅游在经营过程中给乡村造成的污染[10]。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例如:植被覆盖率降低,乡村河道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大气污染等。乡村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3.乡村旅游管理体制的缺乏。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领导和监管下的乡村旅游产业相关组织体制(监督管理部门)和运作体制(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十分关键。影响庆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主要有:第一,乡村旅游资源的多头管理。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景点景区资源管理的所有权问题,乡村旅游监管职能的分散。第二,统筹职能归属不明。职能归属涉及多个部门,造成管理混乱和管理缺失的问题。第三,旅游部门职能有限。乡村旅游业是一个综合的产业,涉及旅游、文化、交通、卫生等各个部门。由于旅游部门的职能相对有限,对于相关景区景点职能管理受到部门职能的限制。第四,市场机制作用不足。市场的盲目性与滞后性使得乡村旅游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建设、消费和监管问题。

二、开发策略

在全面认识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还需从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开发策略(见表5)。

表5

通过分析,本区总体来看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应克服区域乡村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同时,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乡村经济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提高创新力度,增强品牌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乡村文化内涵,加快庆阳乡村旅游开发。

三、促进庆阳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一)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环境是一个综合指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更是综合性经济产业,包括有形的指标,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也包括无形的指标,如: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标准[11]。庆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对于开发和建设乡村旅游景点景区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城乡交通的落后,直接影响到老区城乡旅游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意识

庆阳市委、市政府要重点搭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大平台,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发展地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乡村旅游,促使联盟合作,全力扩展旅游圈,推进旅游产业动态发展、组团发展和规模发展。面对庆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极不均衡,缺乏高效、合理、优化的产业链,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意识,促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庆阳市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源。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庆阳市应该立足区域具体现状,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借鉴周边乡村旅游成功案例,努力开发和创建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例如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创办,天富亿生态民俗村和周祖农耕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

(四)发挥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展消费市场

庆阳市位于延安、西安、银川、平凉、天水等旅游胜地的几何中心。由于自身旅游产业起步晚、资金短缺、交通不便等现实因素,庆阳旅游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强自身竞争优势,首先,应加大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最大程度上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其次,利用本地区现实旅游资源,努力创建出富有庆阳特色的旅游品牌。再次,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传播媒介,使更多的人可以充分了解到庆阳乡村旅游品牌内涵。最后,通过提高庆阳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庆阳旅游活动,从而扩大消费市场。

(五)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合理规划景区建设,加强景区间的关联性

庆阳市在旅游产品设计营销、景区管理、景区建设等方面缺乏高素质人才。当务之急,就是要引进和培养适合庆阳地区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使景区建设更加合理,服务水平更加优良,景区管理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此外,面对庆阳乡村旅游资源分散管理不集中、景区间关联性低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景区的关联性。例如:交通条件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交流与合作的创建。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冯学钢,2006.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115-116.

[2]王帅,伍进,2015.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9):39-40.

[3]庆阳市统计局.2016年庆阳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256-258.

[4]星球地图出版社.甘肃省地图册[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12:156-179.

[5]刘治立.庆阳特色文化研究.农耕文化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221-233.

[6]曲涛.庆阳特色文化研究.红色文化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160-177.

[7]樊忠涛.基于体验理念的区域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庆阳市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8:20.

[8]庞邵玺,苏勇年,2014.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34-37.

[9]印象庆阳网.庆阳市旅游综合收入41.8亿元[EB/OL].印象庆阳网,http://www.Yinxiangqingyang.com/,2017.01.23.

[10]柴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5:27.

[11]任世国,2015.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9):56-58.

猜你喜欢

庆阳庆阳市景区
中秋节
Our Best Friend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摘牌』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