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脂血症中医体质辨识与分类研究及中医干预效果观察

2018-04-27江静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脂体质

江静华

高脂血症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且在近几年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高脂血症采用西医治疗往往不良反应较多, 而对其采用中医药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效果显著, 因此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逐渐成为一种趋势[1]。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以此进行综合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0日收治的50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5例, 女85例,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48.25±10.62)岁。治疗组患者中男167例, 女83例。年龄21~80岁, 平均年龄(48.27±10.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临床检测与中医辨证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且所有患者资料完整。

1.2 调查方法 对治疗组患者分发中医体质分类测试表,经测试确定患者的中医体质分类。并经分析得出每种体质的的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组患者高脂血症体质分类情况(n, %)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治疗, 对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分类, 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中药降脂处方进行治疗, 在此期间停止使用其他类降脂药。治疗过程中选用的主方药为三七、泽泻、银杏叶、荷叶等;阳虚质者加菟丝子;阴虚质者加用南北沙参等;气虚质者加用黄芪;湿热质者加用虎杖;气郁质者加用郁金、柴胡[2];以上药物研磨后烘干制成胶囊, 3~4粒/次, 2~3次/d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控制治疗时间。对患者进行肝脏B超以及血脂检测, 观察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总胆固醇 (TC)等[3]。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消失, 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一项者:TC下降≥20%, TG下降≥40%, HDL-C上升≥0.26 mmol/L, TC-HDL-C/HDL-C下降≥20%;基本有效:进行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一项者:TC下降≥10%但<20%, TG下降≥20%但<40%, HDL-C上升≥0.104 mmol/L但<0.26 mmol/L, TC-HDL-C/HDL-C下降≥10%但<2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以及血脂检测结果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基本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2 两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比较 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比较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C TG HDL-C LDL-C对照组 250 治疗前 6.71±0.52 2.94±0.34 1.04±0.26 3.95±0.36治疗后 6.36±0.48 2.51±0.31 1.15±0.28 3.72±0.33治疗组 250 治疗前 6.74±0.54 2.93±0.33 1.05±0.28 3.97±0.37治疗后 4.64±0.42a 1.62±0.42a 1.89±0.31a 2.84±0.38a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高脂血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对于该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有效的防止高脂血症的发生就要及早预防血脂异常情况的发生, 当发现血脂异常时要及时接受调脂治疗[5]。中医体质学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势越来越大, 借助于中医体质学可以及时的分析出不同体质与疾病发生之间内在的联系[6]。在治疗中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而对症施治用药, 从人性化的角度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7,8]。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合理采用中药处方治疗, 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小[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高脂血症中医体质辨识与分类研究能够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效果明显, 降脂效果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邱丽, 邝海东, 胡燕, 等.上海长风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20):24-26.

[2] 王艳荣, 宋月晗, 杨毅玲.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光明中医, 2016, 31(10):1371-1372.

[3] 石劢, 刘兆兰, 许美艳, 等.北京城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1):28-30, 46.

[4] 万莉华.中医体质辨识在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2):4-5.

[5] 何焯根, 戴韵峰.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研究.新中医, 2015, 47(8):35-37.

[6] 黄芸.长风社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与其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上海医药, 2015, 36(2):27-29.

[7] 谢玲, 沈玉杰, 余长江, 等.高脂血症中医体质辨识与分类研究及中医干预效果评价.医学信息, 2013, 26(6):150-152.

[8] 代艳, 王益平, 李素莲, 等.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体质辨体施护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7):1301-1303.

[9] 宋光芬.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研究.卫生职业教育, 2015(13):144-145.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血脂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中医“体质”回答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