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应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分析

2018-04-27王红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心理健康

王红艳

产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属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激惹性增高、沮丧及过度忧虑等症状为主。相关研究指出[1], 产后抑郁临床发病率在10%~15%。若治疗方式不当, 或任由疾病发展,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丧失生活动力, 甚至是伴有自杀倾向。因此, 应进一步寻找合理有效治疗方案, 以改善产妇产后生存质量。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5.18±4.49)岁, 初产妇32例, 经产妇9例;研究组平均年龄(24.75±4.51)岁, 初产妇33例, 经产妇8例。两组年龄及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①符合产后抑郁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20~30岁;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者;②产前情绪不正常者;③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 西酞普兰片20~40 mg/d。

1.2.2 研究组 患者在应用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①方案制定:由持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依据内容包括产妇年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征等。②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实现制定方案进行健康教育, 以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分娩、角色转换等过程, 树立做母亲的信心, 改变不合理信念,及时释放不良情绪[3]。③心理社会功能训练:采用森田疗法,将治疗过程分为四个时期。相对卧床期:调整抗抑郁药物服用剂量, 保障患者休息时间, 并写下本期治疗体验;轻作业期:在患者症状相对稳定后, 鼓励其参加书法、绘画、听音乐、看报、写作等自发性作业。重作业期:在症状进一步缓解后,增加游戏、乐器演奏、太极拳、乒乓、跳绳、舞蹈、羽毛球、定点投篮、自行车等训练项目, 记周记。社会适应训练期:予以日常生活适应训练, 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 帮助产妇培养社会适应能力[4-6]。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7]随访3个月,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变化情况, 其中, 焦虑情绪采用HAMA进行评定,抑郁情绪采用HAMD进行评定。得分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A评分 干预前, 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 研究组评分分别为(27.14±4.15)、(15.12±3.27)分 ,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4.45±6.17)、(24.39±5.19)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HAMD评分 干预前, 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 研究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研究组 41 42.16±3.76 27.14±4.15a 15.12±3.27a对照组 41 41.85±4.01 34.45±6.17 24.39±5.19 t 0.361 6.295 9.676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研究组 41 70.19±6.87 45.41±9.27a 21.35±7.16a对照组 41 70.15±7.16 56.18±10.25 35.29±10.25 t 0.026 4.990 7.139 P>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例如:产妇对自身要求过高, 极力想成为好母亲, 而导致产褥期间身心疲惫;或者是心理或行为上对母亲角色无所适从, 再加之家庭压力、生理痛苦等因素, 导致心理波动较大, 从而产生沮丧情绪[8,9]。产后抑郁症不仅会影响产妇身心健康, 还会对婴儿发育、心理及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家庭不和谐。因此, 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系统、连续心理健康教育, 以培养产妇健康态度, 养成健康行为, 以达到最佳健康状态[10]。

本研究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健康教育, 获得满意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 研究组评分分别为(27.14±4.15)、(15.12±3.27)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5±6.17)、(24.39±5.1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 研究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减少产妇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 心理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应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 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金红, 尹利, 安凤荣, 等.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2):2435-2437.

[2] 刘明辉.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25):73-75.

[3] 杨淑香.孕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96-97.

[4] 刘书莲, 余凤珍.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影响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8):136.

[5] 谢绘玲.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中国农村卫生, 2017(12):12.

[6] 闪应雪.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效果评价.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1, 17(1):52-53.

[7] 陈碧泓.个体健康教育在孕产妇抑郁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北方药学, 2015, 12(7):196.

[8] 齐晓娟.心理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探讨.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2):337-338.

[9] 潘彩芳.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2):140.

[10] 练雄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 37(3):138-139.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