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治疗幼儿急疹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的疗效分析

2018-04-27陈全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缺乏症中性粒细胞

陈全新

幼儿急疹是一种发疹性热病, 多发于婴幼儿, 具传染性,致病原因是受到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或人疱疹病毒7型感染所引起, 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热退疹出, 急疹患儿常见并发症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缺乏、心肌损伤等[1,2]。幼儿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诊断标准为<0.5×109/L[3], 本研究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急疹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究升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疹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0∶20, 年龄5 个月 ~2 岁 , 平均年龄 (1.99±0.11)岁 , 病程 4~9 d, 平均病程(4.15±1.62)d;对照组男女比例18∶22, 年龄4个月~2岁,平均年龄 (1.98±0.14)岁 , 病程 3~10 d, 平均病程 (4.26±1.9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对症治疗, 如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退热药、鲨肝醇[1~2 mg/(kg·次), 3次/d]等;观察组于发病第4天, 对患儿行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63116, 规格:250 μg/瓶 )治疗 , 5 μg/kg, 1 次 /d, 连续治疗 2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第4、6、8、10、12、14天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4、6、8、10、12、14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病程第1天正常, 均于发病第4天达粒细胞缺乏症水平, 于发病第6、8、10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开始增加;在治疗第12、14天,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趋于正常。治疗第6天, 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占比为0低于对照组的27.5%、中性粒细胞缺乏占比为25.0%低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天,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占比为27.5%低于对照组的50.0%、中性粒细胞缺乏占比为0低于对照组的22.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相同治疗时间点组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第4、12、14天, 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8、10天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

表2 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观察组 40 0.35±0.15 0.60±0.22a 0.85±0.25a 1.25±0.35a 1.65±0.55 2.25±0.75对照组 40 0.32±0.18 0.45±0.20 0.70±0.22 1.05±0.40 1.55±0.50 2.10±0.65

3 讨论

幼儿急疹是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或人疱疹病毒7型感染所致, 人疱疹病毒6型可侵噬细胞, 感染体内B、T细胞, 抑制骨髓, 阻碍粒细胞生成, 故致使机体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4,5]。病毒感染时, 血管壁附着过多粒细胞, 导致循环池内粒细胞水平下降, 亦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因之一[6]。

本次研究中, 本院选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观察组升粒细胞方案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最初和治疗最终,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占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如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 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共同合成, 其可结合细胞外层受体, 刺激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分化、生长,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 提高其免疫性[7,8]。孔宪玲等[9]研究中, 对急疹幼儿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 降低患儿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 且外周血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短期内回升, 但仍不能缩短病程, 这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另外,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于发病第4天减少, 于发病第6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开始增加, 后逐渐恢复。观察组治疗第12、14天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急疹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因持续高热和粒细胞持续下降易给患儿和家长带来恐慌, 但并非疾病非常严重的表现, 经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后, 粒细胞减少会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无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处理。故从治疗、经济及患儿家长心理负担等角度考虑,均需慎重早期应用粒细胞集落细胞因子, 避免过度治疗, 给患儿身体及家庭带来负担。

[1] 国献素, 徐通, 焦保权, 等.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减少症30例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2):115.

[2] 刘飞, 陈俊松.幼儿急疹13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4):100-101.

[3]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33.

[4] 王明慧, 严梓, 高英伟.幼儿急疹的外周血象变化特点.实用临床医学, 2015(1):75-76.

[5] 陈聪, 陈静, 王晓宇.鲨肝醇口服治疗幼儿急疹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2例疗效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1):90-92.

[6] 彭丽琨.幼儿急疹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5(21):138-139.

[7] 王静, 曾莉芳, 廖江宝.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剂升白细胞近期反应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4):538-539.

[8] 秦凌阳, 晁占湖, 闫怀莲.短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153-154.

[9] 孔宪玲, 林国模, 肖生平.升白细胞治疗方案对急疹并发粒细胞缺乏症患儿的效果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5):181-184.

猜你喜欢

缺乏症中性粒细胞
贵州省183 891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的分析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鹅钙磷缺乏症的防治分析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音乐快感缺乏症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