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程式思维激活戏曲演员创造力

2018-04-25张斌

当代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戏曲演员创造力

张斌

摘要:表演程式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奠基石,是戏曲表演的核心。戏曲演员创造力的激活,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循环往复的重要过程。本文探讨运用程式思维如何激活戏曲演员的创造力。

关键词:戏曲演员;程式思维;创造力

戏曲演员从小学习成品剧目,这些剧目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之作或是精品。我们讲究“口传心授”,师傅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掰开了、揉碎了”的教,甚至把每个字都分解成字头、字腹、字尾,这样的教学使得传承更为系统、更为规范严谨,可以说成品教学法是戏曲艺术传承的基石与根本保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模仿力。但是,也让部分人在重视模仿力的同时忽略了创造力,让部分人停留在了“继承”上,只知道单纯的模仿而忽略了“创造”。中专时期,京剧表演专业通常是六年学制,其他地方剧种最少也要三至四年,很多人在几年的学戏生涯中形成了模仿的惯性,忽略了传统剧目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学习、思考,忽视了活学活用的原则。更有甚者一提创新便大为反感,常常会说,“你才会几出戏啊?还是先继承好了再说吧。”这种说法无形的把创造意识抹杀在了摇篮里,试想如果没有前辈艺术家的创造,哪来今日的经典剧目。当然,传承是非常关键的,在传承中我们应当学会创新,并发现传统剧目中的创新点,从思想上去重视。每一位大师都是创新的先驱,都有着开拓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即使前期不为大多数人认可,也会执着追求不断研究,为打造经典付诸心血。

演员创造力的激活,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循环往复的重要过程。通过学习引起思考并应用于实践,再通过实践的心得反作用于学习。如此一来,创造力的发挥将直接作用于学习、演出与创编。

“表演程式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奠基石,是戏曲表演的核心。” 但“程式”不是戏曲艺术专有的,在话剧等其他艺术门类中也是存在的。而在戏曲中的运用与存在是尤为广泛的,程式本身不是既定的,他是无数的前辈艺术家经过探索与实践不断发展并形成。表演、音乐、穿戴拿扮皆有程式,程式有一定的稳定性,却不是墨守陈规。戏曲艺术有着特有的规律,可以说一切创作是从“程式思维”开始的,程式思维对创作与塑造角色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当演员在了解戏曲艺术的规律并掌握了一定的程式技巧后,就需要运用程式思维进行创作。可以说这种创作方法与思维模式是意象化的,符合生活逻辑真实的情况下,根据戏曲艺术的规律进行提炼、升华,使之成为艺术的语汇,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接收到这种信号。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已有的程式手段同时还应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程式思维就是运用程式来塑造戏曲意象,是程式美与意象美的结合。在阿甲先生的最后一篇文章里(即为《戏曲现代戏研究》一书写的序言)提出了‘戏曲表演是体验与表现的双重性和体验的特殊性及心理意象的程式思维。将程式、体验和意象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就是说戏曲体验的本身是程式化的意象化的形象思维。”

戏曲演员创造力的发挥应以程式思维为依托,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前提条件,而创造思维需要以程式思维为基础,通过程式思维将创造思维转化为创造力。这是演员心理内部加工的过程,也是由内而外、由内及外再到内的复杂过程。李少春曾说过:“李少春让林冲支配李少春。”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感动自己的前提是深入角色。川剧戏谚云:“知其事、明其理、察其言、观其行、鉴其色、辨其貌,得角色之心,应演员之手。”通过知事明理、察言观色到深入角色内心再通过程式表演外化,详细解读了演员体验与表现由外到内再到外的过程,这应当是演员的功力,同时也应是必修课。清代的戏曲理论家黄幡绰说“凡男女角色,既妆何等人,即当何等人自居,喜、怒、哀、乐、离、合、悲、欢,皆须出于己衷。”正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运用程式思维,合理利用“四功、五法”进行创造,所谓的“手、眼、身、法、步”应是“手眼身步心为法,经天纬地汇通神”。将手、眼、身、步的外部程式归于心法,以意写意,第一个意是抒发胸臆,第二个意是意象之美,通过外部程式手段将胸臆转化为意象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体验与表现是戏曲演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倘若以导演的创作替代了演员的创造,势必会造成偷换概念的问题,演员的表演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止步不前。

参考文献:

[1]史康.戏曲表演做功论[D].中国戏曲学院,2017.

[2]沈鸿鑫.周信芳传[M].中國戏剧出版社,2010.

[3]周龙.或跃在渊[M].中华书局,2010.

[4]周龙.戏曲表演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刘小军.戏曲表导演创作基础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6]朱文相.戏曲表导演论集[M].中华书局,2007.

[7]梅兰芳述.舞台生活四十年[M].团结出版社,2006.

[8]谢彬筹.红线女艺术[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戏曲演员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谁,决定了儿童的创造力
厚重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谈戏曲演员的舞台艺术体现
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分析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