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排痰与机械排痰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应用的舒适度及效果比较

2018-04-25王丽娜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骨科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氧分压卧床饱和度

王丽娜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骨科 (辽宁 沈阳 110101)

在骨外科中,一般老年患者在经过骨折以后,由于其年纪大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长期卧床的情况,在经过长期卧床以后的老年患者会很容易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相对已经非常薄弱,加之手术和长期卧床不能运动,肺部以及气管会很容易发生炎症,并且有痰液阻塞,因此在骨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要注意患者的排痰情况[1],与传统的人工排痰相比较,机械排痰的方法正在被逐步的应用到临床中来,并且取得了非常有效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观察实验所使用的临床资料均来源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外科老年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经过手术以后的护理中所使用的排痰的方法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中有男26例,女14例,年龄65~81岁,平均(75.8±6.5)岁;对照组中有男28例,女12例,年龄66~79岁,平均(74.8±5.9)岁;两组患者均为骨外科经过手术治疗以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排除具有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的以及患有神经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定期翻身,抗感染消毒杀菌以及雾化吸入等。实验组给予机械排痰法进行排痰,所使用的振动排痰机是由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emaG型排痰机,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承受力以及患者的体重对振动排痰机进行调试,适当的对患者进行头部叩击,将排痰机的电源接通,频率设置为20~30Hz,每天对患者进行5次的治疗,每次持续20min,具体的操作方法为:由护士一只手轻触排痰机振动的位置,同时另一只手拿好叩击结合器,对排痰机叩击振动的力度进行感受,对患者进行由上到下,自外向内的振动和叩击来排除痰液,在患者的一个部位叩击振动停留10~15s以后进行更换位置,在患者肺部感染的部位以及肺下叶的部位可以多停留一些时间,让患者在肺部积蓄的痰液通过毛细支气管进行振落,从而向大的支气管流动,进而将患者的痰液排除。对照组给予人工排痰的方法进行排痰,具体方法为:采用传统的叩击法对患者进行排痰,让患者侧卧或者半坐,护士以杯状的手式使用腕部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叩击,叩击要从患者的肺下叶的部位开始,采用自下而上的叩击方法,利用振动使患者的痰液从周边的肺部组织向中心呼吸道流动,每天进行5次排痰,每次持续20min。

1.3 观察指标[2]

将每次对患者进行排痰后的排痰量进行测量和记录,对每组患者排痰后的血液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将两组患者的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骨外科手术以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对两组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机械排痰的实验组患者在排痰后的血液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排痰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采用人工排痰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排痰后的血液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排痰量等方面的对比(±s)

表1.两组患者在排痰后的血液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排痰量等方面的对比(±s)

注:组内比较,P均<0.05;组间比较,P均<0.05

组别 血液氧饱和度(φβ/%) 动脉血氧分压(P/mmHg) 呼吸频率(次/min) 排痰量(mL)排痰前 排痰后 排痰前 排痰后 排痰前 排痰后实验组(n=40) 79.1±3.1 95.2±2.2 64.0±2.5 87.2±4.0 35.1±2.2 25.2±1.5 8.2±3.1对照组(n=40) 78.2±2.7 90.1±3.2 65.2±1.9 81.2±2.9 34.2±2.6 28.1±2.2 5.6±2.9

3.讨论

老年人由于其行动能力的减弱,因此经常会发生骨折的情况,骨折后的老年患者会接受手术的治疗,由于年纪原因,在经过了骨外科的手术以后,很多老年患者都发生了长期卧床的情况,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经常会伴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以及肺部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的肺部以及呼吸功能相对较弱,长期卧床使他们不能够进行足够的运动,因此经常会发生痰液在肺部以及气管发生阻塞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在骨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要经常进行排痰,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排痰,现代医学采用了更加先进有效的机械排痰措施[3]。为了观察研究机械排痰相比于人工排痰的优越性,本院回顾性的分析了过去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外科老年人患者80例,从对两组患者进行排痰以后患者的血液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排痰量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机械排痰法相对于人工排痰发对于骨外科手术以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患者具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以及舒适度。机械排痰法所采用的振动排痰机具有着加压呼吸和震动按摩累的两种功效,并且能够使患者的气道内的粘性物质的底部有空气的进入,从而使患者的咳痰能力增加,使患者呼吸道内的粘性物质能够顺利的排出[4],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叩背等排痰方法更具有优越性,此外人工排痰由于是由人工进行操作,对患者叩击的力量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力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发生疼痛或者不舒适,如果力量过小,将很难将患者的痰液排除。

综上所述,机械排痰对于骨外科手术以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相比于人工排痰具有着十分显著的优越性,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1]曾嘉涛,王晓波,张俊,等.机械排痰法与传统叩击排痰法排痰效果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12-13.

[2]孙丽燕.人工排痰与机械排痰对胸外科术后应用的舒适度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167-169.

[3]秦志敏,刘晓霞.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9,31(13):1669-1671.

[4]朱小美.机械排痰法与手拍排痰法效果比较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8):1346-1348.

猜你喜欢

氧分压卧床饱和度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糖臬之吻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