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中国故事

2018-04-24孙青瑜

牡丹 2018年7期
关键词:章回体表义小道

孙青瑜

在西方叙事影响下,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是中国人讲的故事,也不是讲中国人的故事,就叫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发展几千年,自有它内在的特点,区别于西方叙事。

中国故事不但包括戏剧,小说,还有神话和传说。而中国故事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受西方叙事体系下的小说而言的,小说又分通俗小说和纯文学小说。

什么叫小说,为什么小说需要叙述故事?

“小说”的最初所指意并不是指文学作品之一的小说。它作为一个名词最早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原意是指与大道相对的小道之术,如孔、墨、杨各家皆被庄子统归于“小说”。可滑稽的是,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庄子却被尊为了“小说”的鼻祖,这并不是说庄子之道成了小道,而是一改前辙,用叙事的方法在讲述大道。正如老子《道德经》二十一章中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大概正是老子的这句话,催生了《庄子》这部用叙事曲线说道的绝世佳作,不但改写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也变相地开启了中国的小说先河,所以直到今天,现实主义小说表义的方式仍是庄子式的,通过事象、景象、形象、气象等等,让鄙视小道的庄子一直被视为“小说”的鼻祖。

事实上庄子小说鼻祖的身份并没有得到历史的普遍认同,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的起源一直没有定位,除了庄子说,鲁讯还认为小说属于“神话传说”慢慢演进而成的:“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了”。而更多的解释应该“稗官”采集小说,相当于周代的“行人”之于“采诗”,只是地位却远远不及诗歌,其地位一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是“阊里小知者之所及”,是“君子弗为”的“刍荛狂夫之议”,是为“正史”所排斥的“逸史”,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一直犹如乡村野姑,明清时期还游走在中国文学的边缘,没有真正登进“中国古典文论”的大雅之堂,所以文人写了小说,一般不敢署名,害怕沦为“刍荛”。

古人对小说之态度,就像眼下小说家鄙夷故事一样。小说到底是不是小道?故事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不是真的该受鄙夷?

如果细读《庄子》,你会发现庄子说的“小说”与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并不是同一个所指。且不管庄子的“小说”是指何意,单说《庄子》一书的“小说”方法论,和当下小说叙事法大致相同,也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曲线传道。而班固所说的“小说”,只是类似于史官的直接记事……后来两种手法被小说家杂揉合流,变成了现在的小说。从实录记事到对“道听途说”挑选并再造,也就是后来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挑选和开掘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小说”“大”起来。换句话说,决定小说是大还是小,就在于所挑所掘所营造的“事”们。

所叙之事的含金量、隐喻性、比兴力曲线传道的大小,按照中国诗学的说法,应该叫象外之象,滋味说,神韵说,境界说……等,体味它们的方式都是通过“事”曲品到的。这也是钟嵘之所以提出“滋味说”的原因,朱熹之所以重申“滋味说”的原因,都是为了重申和强调艺术的本质特点:曲线表义。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章回小说,再到话本、笔记体小说和元曲,其传道方式都是庄子式的。曲线的“小说”,也可能正是由于它曲线妙传的表义方式,才有了“诗无定诂”的审美过程。所以两千多年来,小说看似“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中间都有一个以“选”为“造”的过程,也就是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营造过程,从而让话本、笔记体小说、话说、章回小说……从道听途说慢慢变成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正如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可观的内容不仅仅是小中见大,也是可小可大的,可大可小的关键则在于作者的“选”事功夫。

事,也叫事象,从《河洛图》、中国文字学、八卦学和易经……一直到民国四大家,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价值,都是为了磨生相荡生出无穷之义,随后得义忘象。所以“象”在中国古典文论里,在中国古典哲学里,一直都是一个骨髓级的重要概念,说明古人在远古时期已经悟出了道不能直说,需借象曲传,从术数到文字,从卦符到艺术,象都是我们认知世界、认知自己、认知艺术的一个根儿。

也正是这个原因,兴起了中国古代诗人借物抒情和比兴手法的运用,兴起了当下隐喻学的研究。因为“象”借得好不好,直接关乎着道的爆发力度,直接关乎着逸神妙能的四个审美层次。比如“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为何不借铜壶、铁壶、紫砂壶?原因就是这些壶与作者要表达的意象之间构不成以实求虚的功能。作者在营造的过程中,便通过筛选,选了一把玉壶,原因就是玉和竹、梅等物象一样,在中国文化里有特殊的喻义,象征着君子、正义和高洁。正是因为玉壶借得好,与整个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摩荡相生的生义力度……從而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归于艺术门下的,其表义手段多是曲求于象,来以实求虚,以虚推实的。

由于小说是一个诞生比较晚的文体,它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话本以及庄子神话中吸收营养,通过相当长的时期才孕育成熟的。因为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后来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一个段落的基本内容,到了明清至近代,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也就是说,清朝以前的小说都非常好看,皆是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用事象、景象、人物形象联合推动主题意向的多维度呈现,在每一章的写作中,不但注重推动高潮的出现,结束时还要结一个死扣,围绕着人物命运,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等手法将情节致于死地,写上“且听下回分解”的字样,在下一章里寻求后生——这属于显性的章回体。其发展史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受中国传统“话说”的形式的影响,在清朝以前,中国的小说多是以章回体的形式出现,每一章都有一个高潮和一个死结,等待下一章“解扣儿”和“再发展”,这种古老的小说技法极具有中国特色。从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再从话说到章回体,“解扣儿”和“再发展”的目的从追求“吊味口”到“趣味”双求,让中国故事越走越成熟,象里象外能品到的滋味越来越厚,境界越来越广。比如一本《红楼梦》从清朝品到今天,仍有很多品不完的大道,于是就成就了红学研究会和一群红学专家。也就是说,小说之小道看似和术数之大道存在着巨大差异,其实它们的说道传道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猜你喜欢

章回体表义小道
美丽的小道
何刚的诗
苏州博物馆西馆:过去与未来,唤醒穿梭窄巷小道的回忆
小学语文章回小说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汉语借形表义词论析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
20世纪以来现代章回体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唐小道的爱情
浅论《生死疲劳》对文传统文化的传承
也谈文字的本质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