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4-24梅宝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代偿内径抗凝

梅宝英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也有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患者的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曾有相关研究发现重度心力衰竭并发症与血栓存在较大关系[1-2],因此为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抗凝治疗逐渐在该病症治疗中推广应用。此次研究将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中选择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和LVEF检测结果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和LVEF检测结果的对比(±s)

注:*表示两组对比结果P<0.05,#表示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

组别 时间 BNP(pg/mL) CRP(mg/L)对照组(n=34) 治疗前 2036.7±25.8 7.5±1.3治疗后 887.4±26.9# 6.7±1.4#观察组(n=34) 治疗前 2069.7±31.5 7.6±1.8治疗后 653.4±29.8*5.4±1.7*# #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对比(±s)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对比(±s)

注:*表示两组对比结果P<0.05,#表示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

组别 时间 LVDd(mm) LVDs(mm) LVEF(%)对照组(n=30) 治疗前 54.7±10.3 41.6±3.8 31.5±4.2治疗后 52.3±3.7# 39.1±2.4# 33.8±1.8#观察组(n=30) 治疗前 53.7±8.5 41.5±3.2 31.5±4.2治疗后 51.2±3.1*# 35.7±2.6*# 35.8±1.9*#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中选择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各3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均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无使用禁忌,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68.5±4.6)岁。心功能分级:24例为Ⅲ级,10例为Ⅳ级。其中10例存在房颤病史。患病时间:7个月~11年,平均患病时间为(6.3±4.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为(68.6±4.7)岁。心功能分级:28例为Ⅲ级,6例为Ⅳ级。其中11例存在房颤病史。患病时间:6个月-11年,平均患病时间为(6.2±4.6)年。比较分析两组基础病例资料,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存在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如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实施强心、利尿、学长血管治疗,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改善心室重构、增加心肌能量代谢的治疗,注意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控制心律失常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此次研究所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生产厂家: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05),用法用量:4000~6000 U/次,1日1次,采取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连续给药7 d。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好转,心功能较之治疗前提高2级以上则为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且心功能较之治疗前提高1级以上则为有效。治疗前后病情病况无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B型钠尿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经治疗后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1.2%,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BNP及CRP水平的对比:对比两组治疗前的BNP及CRP水平,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均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治疗前后的BNP及CRP水平,则提示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优异(P<0.05),见表1。

2.3 两组LVDd、LVDs及LVEF水平的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Dd、LVDs及LVEF水平,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VDd、LVDs及LVEF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对比治疗后LVDd、LVDs及LVEF水平,观察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功能控制不佳是导致心功能失代偿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4-5]。慢性心力衰竭多见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该病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治疗效果也有极大提高。由以往单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逐渐发展为多种药物综合治疗的模式,有效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6]。慢性心力衰竭由代偿期过渡到失代偿期并无明显机制,往往患者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导致患者出现心颤后方才判断出患者进入失代偿期。当患者进入失代偿期后常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疗效,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尚未形成完善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治疗方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多为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引发严重后果。经研究证实,血流异常、血管壁异常以及血液成分异常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故近年来临床将抗凝治疗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疗效[7-8]。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增加实施了抗凝治疗,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显著,且对比心功能指标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由此可见为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实施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实施抗凝治疗有助于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解除患病痛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1] 何文芳.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病案,2014,15(7):76-78.

[2] 黄朝发,张榕华.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疗效分析[J].江西医药,2015,50(4):332-334.

[3] 张海丰,苑学,朱秋祥,等.抗凝联合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12):1854-1855.

[4] 陈元友,陈结,王清兵,等.抗凝治疗慢性心衰房颤患者失代偿期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7-18.

[5] 郑建智.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76-78.

[6] 高德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6(27):127-128.

[7] 邬秀丽,暴树芝.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失代偿期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91-93.

[8] 王建安,张瑜.抗凝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16(19):27.

猜你喜欢

代偿内径抗凝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