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2018-04-24蒋秀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罗非班冠脉血流

蒋秀凤

(北票市中心医院循环三科,辽宁 朝阳 122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此种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治疗中,患者常常出现无复流现象,此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该病症无复流现象的药物较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1],本文就对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效果进行讨论,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研究组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9岁,中位年龄(46.23±1.26)岁,ST短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2例,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7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2岁,中位年龄(47.12±2.43)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5例,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发现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TIMI血流分级标准:①0级:无灌注;②1级:有对比剂通过闭塞部位,但不能充盈远端血管床;③2级:对比剂全部通过闭塞部位,且充盈远端血管床;④3级:完全灌注[2]。

1.2.2 介入治疗:首先对66例患者进行CAG检查,若患者的血管狭窄直径在70%以上,则采取介入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100 U/kg的肝素。应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对患者进行CAG检查,沿着导丝导入球囊[3],进行加压处理,之后将球囊从远端中撤出放置在整个病变的位置,若血流呈现为TIMI3级,则表明操作成功。

1.2.3 无复流诊断:在介入治疗中,若远端血流在TIMI2级或以下级别,则证明无复流现象。

1.2.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均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行替罗非班合并硝酸甘油治疗,注入时间控制在3 min,速度始终保持0.15 μg/(kg·min),负荷量控制在10 μg/kg;对照组单纯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剂量为200 μg[4],注入时间控制在3 min,注入完成后,在此应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进行CAG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2~3级血流获得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TIMI2~3级血流获得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用率(%)的形式表示,并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TIMI2~3级血流获得率比较:研究组患者TIMI2~3级血流获得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1。

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2。

表2

2.3 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有4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出现血尿,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15%,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牙龈出血,3例出现血尿,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24%,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发现χ2=0.8621,P>0.05,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上常采用PCI治疗,其效果明显,但是在介入手术中存在无复流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患者自身的微血管功能受到阻碍,因此,如何解除患者微血管的堵塞是当前治疗的重点。对于介入治疗后出现的无复流现象,临床上常应用硝酸甘油治疗,此种药物能够有效参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降低血栓的形成。相关研究表明,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替代硝酸甘油,并且其效果优于硝酸甘油[5],除了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之外,还能够减轻病变位置出现血栓的情况,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具有降低炎症发生的作用。Tirofiban分子式为C22H36N2O5S.HCI.H2O,其是一种高效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受体拮抗剂,对抑制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延长出血事件,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产品强能够缩小形成血栓的大小,促进再灌注的形成。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TIMI2~3级血流获得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不良反应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对比分析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发现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由此可见,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效果显著,此次研究结果与刘士超,简立国,丁同斌等[6]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应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无复流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出血事件,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探求。

[1] 张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4):527-528.

[2] 陈曙峰,刘会民,李宇琛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中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天津药学,2012,24(5):18-20.

[3] 吴强,王楚林,林宇鹏等.替罗非班与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4):1150-1152.

[4] 宋晓东.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4):65-66.

[5] 张军,蒋健刚.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2):155-158.

[6] 刘士超,简立国,丁同斌等.围介入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6):3072-3074.

猜你喜欢

罗非班冠脉血流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