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初中地理“经纬”教学难点的方法

2018-04-22余薇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纬教学难点初中地理

余薇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经纬”的内容时,知识的逻辑抽象与学生形象思维、新知识体系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存在矛盾的现状,论述教师突破“经纬”教学难点的途径,提出明确课标、二次开发教材、化繁为简、注重基础、反复强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经纬”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49-0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七年级上册有关“经纬”(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应用)的内容令无数师生头疼不已。笔者曾针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粗略的书面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能真正学懂、学会(练习都能做对)的人数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16%,并且学生反映:预习时看不懂,课堂上似乎明白但又不太明白,课后练习也不会做。笔者很困惑:教材内容清晰有条理,举例也很生动形象,学生怎么就老是出错呢?“经纬”对学生而言怎么就这么难呢?笔者尝试破解这个教学难题。

一、“经纬”内容学习难度大的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探究,笔者发现两个导致“经纬难”的认知上的原因。

(一)知识的逻辑抽象与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

经纬线和经纬度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人为规定的地理事物,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七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就会遇到“经纬”,对绝大多数仍以形象思维、感性经验认知的学生来说,这种突然的思维转变是难以完成的;另外,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经纬”的认知几乎为零,要想较快、较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非常困难。

(二)新知识体系与已有经验的矛盾

南、北纬和东、西经的规定与学生原有的方向认知有不一致的地方,导致学生在接受这部分知识时受到已有认知或经验的强力干扰。例如,七年级新生从小学起就接受了“方向”的教学,他们牢牢记住了老师和课本上教过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口诀,但是经纬是按照全新的规律来排布的,所以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新规律,直接从已有经验出发,推断出错误的答案。图1是学生在进行经纬度填图练习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认知,而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搭建教学支架,必须大费周章破旧立新、全部从“零”教起呢?答案是否定的。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笔者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图2是这道练习的正确答案,图中对赤道和本初子午线进行了加粗。认真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界,南北纬和东西经的规定完全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经验——赤道以“上”为“北纬”、以“下”为“南纬”,本初子午线以“左”为“西经”、以“右”为“东经”。于是,怎样把学生的固有知识正确融合到经纬网里,才是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错误的发生,与学生在标注经纬度时经纬概念不清、经纬度划分界限不明确且没有养成区分经纬线的习惯也有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二、突破“经纬”教学难點的方法

基于上述发现,笔者设计一些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上实践。

(一)明确课标,二次开发

首先,由于传统教法效果不佳,所以我们不得不改变过去“按教材的顺序先讲解知识点,然后做练习”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和学生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避免开发的盲目性,教师必须熟悉课标、紧扣课标,如在教学“经纬”时,教师必须明确且实现的课标是: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以及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积极探索,化繁为简

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探索多种方式,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笔者尝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直接将知识转化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搭建“支架”,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结合自学探索答案,从而一步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笔者教学“经纬”时,设计的问题如下:①纬线是横线还是竖线?它是什么形状的?②地球上可以画多少条纬线?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纬线的长度如何变化?③划分南北半球的线是?……

但是经过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学生根本不能独立解答这些问题,同时,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透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这样的课堂往往缺乏足够的讨论和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有限,对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太适用。

其次,笔者尝试了项目教学法,给学生布置“自制地球仪”的任务,希望学生根据制作说明,自学经纬网的内容并完成任务,可以单人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在动手完成项目的前提要求下自主学习,以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因为学生自学效果不佳,所以学生交上来的经纬网地球仪错漏百出。

最后,笔者还尝试了活动式教学法。笔者联想到玩拓展游戏时一般会在玩游戏前说明游戏规则,很多时候,我们听了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游戏规则,往往是玩一遍游戏后就对规则明白多了。若是还不懂规则,那就多玩几遍。根据我校学生自学能力弱、上课好动容易分心、理论说多了没有效果的情况,笔者如此教学:课堂上经纬的理论知识少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教师在活动中穿插精讲。其大致流程如下:

实践证明这类方法确实更适合我校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活动结束进行原理总结时,平时基础很薄弱的学生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教学效果非常好。最让笔者欣慰的是,一名曾经在课堂上公开表示“不想听地理课”的学生课后告诉笔者:“老师,地理很有意思,今天你说的地方我都找到了!”他的开心和成就感扑面而来,让笔者确定了教学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的认知方式上倾向于动觉型,所以理论、原理类内容的讲解必须简单明了且用时要短,5—8分钟即可;此外,这类学生通常在学业上获得的成就感少,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要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激励他们。

(三)注重基础,明确概念

笔者还注意到学生的“经纬”概念不清,且经纬度划分界线不明确,导致做练习时单纯地运用已有经验得出错误的答案。针对这种问题,笔者除了强调经典口诀“横纬竖经”,还加入了手势辅助学习的方法(如图4所示)。

另外,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必须“先认经纬,再辨方向”,熟记口诀——“纬度有南北,经度有东西”。通过简短的口诀和形象的手势,把复杂难懂的知识转化为七年级新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补充微课,反复强化

虽然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弄懂“经纬”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课后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笔者还制作了微课,上传到班级群,供学生课后反复学习。

笔者通过优化教学使得教学效果提升明显,但是学生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也日新月异,所以破解“经纬”难题的方法也必然会在不断的升级变化中,还需广大教师多多探索。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经纬教学难点初中地理
经纬股份
工会经纬
市场经纬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市场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