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协调唢呐共鸣的合理调控

2018-04-19代红涛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共鸣唢呐

代红涛

【摘要】唢呐的音色是通过人体对乐器的合理调控来获得的,怎样协调唢呐的共鸣来对唢呐进行合理的调控,需要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来表现不同的演奏效果,需要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要合理的调控与掌握。本文主要论述了怎样合理调控唢呐共鸣,希望对相关的表演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唢呐;共鸣;合理调控

引盲

在唢呐演奏中,不论是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是明暗,只有取得该音范围内的最大共鸣,才能获得“强而不噪、弱而不虚、高而不紧、低而不散”的效果。要达到此目的,除有一支做工精细、质地良好的乐器外,更重要的是人体对乐器声源(哨片)和共鸣管的调控。因为声源和共鸣管是影响唢呐共鸣的两大要素,只有通过人体对它们严密调控,才能使声源的簧片振动、边棱振动与共鸣管的空气柱振动产生最佳耦合而发出纯净的音。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状态、共鸣位置、用力方式以及整体的协调性等对唢呐共鸣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体对声源与共鸣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体对声源与共鸣管的调控是影响唢呐共鸣的最重要因素。

一、嘴唇对哨片的合理调控是唢呐产生良好共鸣的基础

哨片是唢呐成声最基本的条件。哨片在振动发声时,有其自身的振动规律,它是以簧振动为主,同时还存在着轻微的边棱振动,最后通过与空气柱振动耦合而发音的。音高、音强、音色会因哨片的大小、哨面振动大小及进气的角度等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不论是簧片振动,还是边棱振动都是“柏努利力”效应,即气流流速越高,管内的压强越小。在气流的作用下,哨片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而使哨片合拢;由于哨片自身的弹性,又使哨片恢复原位,气流再次使哨片合拢,就这样反复地形成簧片不断张合。边棱振动是气流通过一个适当的角度射入哨口,由于哨口的边棱很锋利,使气流分成两股相反的上下分离的涡流,它们相互吸引而碰撞的次数也就不同,进而产生音高、音强、音色的差别。

二、良好的气息控制是获得最佳音色的基本保证

呼吸是管乐器形成声音的动力,是根本。要想获得准确的音准,理想的音色,丰富的力度变化,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高度发展的呼吸技巧是根本办不到的。我们知道呼吸有三种形式:胸式、腹式、胸腹式。唢呐的吹奏以胸收式形式最合理,因其是胸式和腹式两种呼吸形式的有机结合,能使整个呼吸肌肉组织(主要是横膈膜肌肉和胸廓呼吸肌肉组织)在呼吸中同时谐调地运动,呼吸过程中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的疲劳感得到减轻。横隔膜的积极活动保证了吸气的自由和迅速,同时,腹部肌肉組织的有力弹性促成了呼气的强度。但是,若从始至终都采用胸皮式呼吸形式,当演奏短乐句或需要急促换气时,常常会出现用不完的气停留在肺部,引起全身不必要的紧张,使音色尖、挤、僵,演奏技巧难以发挥。这时如改用动作小而灵活,对胸部有放松缓解作用的腹式呼吸就较合理了。可见,唢呐吹奏应以胸腹式呼吸为主,同时,根据音乐的变化在某些地方灵活地使用腹式呼吸形式,二者交替使用、取长补短,可为获得良好的音色奠定基础。

三、力和共鸣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力和共鸣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整体没有个体,固定音高就无法产生,因为具体的用力位置是固定音高存在的基本条件;反过来,只有个体没有整体,如力和共鸣只集中在共鸣管的某一点上,就会脱离整体的力和共鸣,使力和共鸣的位置无法流动,而且使高音缺少厚度,低音缺少高度。只有力和共鸣的整体与个体的密切结合,唢呐声音才会产生良好的共鸣。笔者在吹奏中有这样的体会:吹奏时不要把力量都集中在哨片的附近,要将这种压力向后延伸,延伸得越远越好。这样,整个人体共鸣管内壁就会得到压力而打开,为唢呐的整体共鸣创造条件。随着音高的变化,着力点和用力方向也会不同,从而产生如前所述的共鸣位置的变化。吹奏低音唢呐的下把位音时,力是由下往上,此时,不但胸腔的共鸣位置在振动,同时口、咽、喉腔及软、硬腭上方周围等位置也在作辅助性振动,使低音浑厚中带明亮;吹奏高音唢呐的上把位音时,力是由上往下的,不但软、硬腭的上方周围处共鸣位置在振动,同时口、咽、喉、胸腔等其他处也作辅助性振动,使高音明亮中带柔和。不论力是往上去还是往下来,人体共鸣管两端的力都要相互顶住,而且要始终保持,使人体共鸣达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这样唢呐共鸣才会有上下统一的最佳状态。假如在吹奏中处理不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就会使发出的声音过“紧”或过“松”,音色不能统一,严重者还会出现“转音”。所以说,力和共鸣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是人体共鸣管对唢呐综合控制能力的体现,是影响唢呐共鸣的关键。

结语

在人体调控过程中,怎样协调唢呐直接取决于人的生理机能,而且集中高、中、低乐器于一身来演奏,难度就很高。而能否实现唢呐的最佳音色,关键还在于人体对乐器的科学调控。它与演奏者本人的音乐素质、修养和美学观点有密切的关系。音乐素质好,对声音反应敏感的吹奏者,善于鉴别音质的优劣,能及时调整吹奏的各部分器官,使声音得到不断修整而臻于完美;而音乐素质差,对声音反应迟钝的人,概念模糊,不易区分音质的好坏。因此,吹奏者必须提高对声音的鉴别能力,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才能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吹奏发音,从而使吹奏音色达到完美、理想的境界。

猜你喜欢

共鸣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神奇一管黄土风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