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犯罪心理画像的实际应用

2018-04-19王小恬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方法

王小恬

摘要:犯罪行为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随着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以及犯罪心理学专家的不懈追求,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设想能否通过研究犯罪人的想法从而揣摩行为人的心理来预防更多犯罪事件的发生。现阶段,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初具雏形,心理画像师经过严谨的逻辑分析,通过画像的方式让犯罪行为人原形毕露。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方法;实际应用

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以及犯罪心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兴趣,更认为其是一门高深的课程和可以进修的专业方向。起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犯罪心理画像,最开始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随着犯罪事件的疑难程度增加以及犯罪手段的高明,犯罪心理画像更深入为实践层面,从理论到实践,也是犯罪心理学的一大进步。

一.犯罪心理画像的含义

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是指在犯罪案件的侦查阶段,通过现场的勘察、尸体、犯罪人的活动特征以及其他证据的分析,从外貌、年龄、身高、职业和心理等方面塑造出犯罪嫌疑人的初步雏形。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描述:

(一)犯罪人画像

通过已知信息来推论罪犯特征的过程。

这一技术依据的是作案人的行为方式,一般通过勘验痕迹物证、调查访问知情人、询问被害人来获知;画像的过程是一种推论,是由已知的结果推断犯罪人的特征。

(二)行为画像

通过犯罪人的行为方式来判断未知的嫌疑人特征,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地理等其他相关属性,即换位思考。

从外部行为着手侦查,想要接近犯罪人的想法,最简单的就是我们自己做一次“犯罪人”,即模拟还原案件发生的每一个环节,使其重现于眼前,那么就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和犯罪人的思想融合到一起。

(三)犯罪人格画像

一种通过专业训练为侦查机构提供关于某特定犯罪类型的作案人员信息的推断。

这种方式强调犯罪类型,是根据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来判断犯罪类型,并根据犯罪类型的共性,其行为习惯及共同的特征反应,推断其心理信息,如作案动机、作案前后的心理变化等,此种方式就称为人格画像。

(四)犯罪侦查分析

根据犯罪行为来鉴别犯罪人的主要人格特征和行為特征的侦查过程。

犯罪侦查分析也是从犯罪行为入手,主要是鉴别与行为特征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和“犯罪人格画像”一样,犯罪侦查分析更靠近“犯罪心理画像”的本义,就人格特征来说,也只是心理内容的一个部分。

二.犯罪心理画像的方法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起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0世纪70年代,联邦调查局成立了行为科学部,并创立了一种被称作犯罪现场分析(crime scene analysis)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犯罪心理画像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犯罪现场分析法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是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发现和对犯罪心理现场的分析,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收集、甄别和整理罪案信息。

2.正确利用和把握过去罪案的统计研究资料。

3.对犯罪行为进行案件重建、分析凶手的行为心理。

4.对作案人进行刻画,也就是心理画像。

(二)心理侦查法

戴维·坎特尔是心理侦查法的代表人物。这种方法和现场分析法都会运用到统计学,不同之处在于,心理侦查法可以不断更新案犯数据库,并通过统计分析对案犯的特征进行归类研究。然后根据案情与案犯的相似性,将未知案犯归为某种类型,接着进行心理上的刻画。最后运用犯罪行为侦查法,自下而上地预测案犯日常的行为方式。

这种方法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犯罪人和被害人互动的五因素模型,这个五个因素分别是:

第一,人际关系的一致性。犯罪行为的变化,反映了一般情境中犯罪人对其他人态度的改变。如果犯罪人以相同的方式对待犯罪情境中的被害人和一般情境中的被害人,那被害人有可能是犯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第二,时空的重要性。犯罪人对于作案时间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凶手的活动规律。而作案空间的选择则会反映犯罪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模式。第三,案犯特征。使用犯罪人分类法,有助于调查人员掌握犯罪人最可能的特征。第四,犯罪职业生涯。犯罪人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反映出他的犯罪经历,尤其是职业性犯罪。它们能反映出犯罪人是否曾经实施过犯罪行为以及实施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并且能够表现出是否有特殊的技能和能力。第五,司法知识。犯罪人是否掌握一定的侦查或诉讼知识,是否具有反侦查能力。比如作案人是否会戴着手套,是否会使用避孕套等。这些细节对于警方的侦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行为证据分析法

行为证据分析法属于演绎式犯罪心理画像,主要强调根据犯罪现场的各种物证和行为证据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和描述作案人的特征。该学科的代表人物就是《犯罪心理画像》的作者布伦特·特维,他认为犯罪心理画像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术;犯罪心理画像也不能称为结论,而是一种过程,是由掌握相关背景知识的人,经过专业训练后做出的推测。而对犯罪行为的重建则是关于罪案比较客观的记录,可以弥补多数画像方法因过分依赖归纳结论与直觉臆测所造成的缺憾。

三.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价值

刑事侦查的任务之一是要找出对案件有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并对其进行有罪鉴定。然而, 在侦查过程中类似的情况非常多见。尽管从犯罪现场提取了犯罪人的物证, 但人海茫茫, 从何处找出犯罪嫌疑人进行鉴定? 除了进入物证数据库查询对比相关物证之外, 更多的情况是, 我们需要初步确定有关嫌疑人的基本问题: 此人最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人, 年龄多大, 婚姻状况如何, 有无工作, 有无前科, 目前最可能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作案, 心理正常与否, 目前最可能的居住区等等。这类问题事实上就要求要先刻画出重点嫌疑人的心理形象。

由于人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被直接大量地观察, 对那些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三教九流、心态各异人员的警察来说, 他们完全可以从丰富的工作经验中形成对各种人物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与判断。经验丰富的讯问人员可敏锐地观察出嫌疑人细微表情或动作变化背后的心理问题; 有经验的刑警在初次接触嫌疑对象时也可以根据直觉形成此人是否具有疑点的初步判断; 现场勘查专家则可从对现场的勘查及犯罪现场行为重建来分析作案人在现场的行为表现, 进而对作案人的特征做出一定的判断; 而法医也可从被害人伤口或尸体的损伤情况分析出作案人曾有过的行为以及相关的心理特征。更为典型的侦查分析是在侦查阶段必有的案情分析会。在侦查阶段召开案情分析会也是重大案件侦查中所必有的工作。而这项工作的主题就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心理、作案人特征, 需要重点排查的人员心理征象及活动范围。只不过这些分析是在侦查人员丰富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同时这种分析形成的结论大多源于集体智慧。鉴此, 一些刑侦专业人员对“犯罪心理画像”的疑虑实际上是对这一概念陌生所致。事实上, 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形象分析是侦查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方法
学习方法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