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竹雕艺术在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创新

2018-04-19蔡言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传承创新

蔡言

摘要:竹雕艺术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分高雅。竹雕艺术能够将特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充分地表现出来,是深得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厚重,从上古流传至今,传统文化渊源不息。在雕刻艺术的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竹雕艺术品蕴含着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把雕刻的生命力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竹材本身就是清新淡雅的象征,精致的竹雕艺术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文化风格更是名扬海内外。

关键词:竹雕艺术;文化内涵;传承;创新

一、竹雕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发展

竹雕艺术以竹材为基础原料,使用竹子的茎和根雕刻成工艺品,最常见的有虫鱼鸟兽和山水等装饰品。优秀的雕刻者不仅能将之刻画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能把毫不起眼甚至是腐朽的材料打造成出色的工艺品,他们能够灵活地使用雕刻工具并针对竹材的特点完成曲线的设计,讲竹材转化成代表性的艺术品,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们对竹雕艺术文化内涵的理解,现在的竹雕类艺术品多擺设在公司、家庭的重要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整体的装饰品味。

我国竹雕艺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至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已经登峰造极,许多艺术家已有独特的技艺和表现特征,文学家的加入与竹雕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把竹雕和书画文字联系起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据历史记载,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执政之后,在江苏一带每隔一段时期都会有优秀的竹雕艺术家出现,大致分为三个派别:嘉定、金陵和浙派,从各类资料的印证中嘉定地区朱氏祖孙三人创立了嘉定一派,他们雕刻刀法细致熟练,尤其擅长创作人物、虫鱼鸟兽和山水风景等作品,后世弟子大致也有几十人,到了清朝中期,嘉定一派的作品已发展到黄金时期,如今去往江苏嘉定地区旅游,会发现竹雕艺术品依然畅销,此地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竹雕之乡”。另一金陵派别则是擅长根部雕刻,相比于嘉定一派,他们的竹雕作品古朴典雅,在创作特色上改变不大,并且发展的派别弟子减少,出色的仅有方洁等三人。除此之外,还有清代初期的浙江一带改进完善唐朝时期“留青”竹雕艺术的张氏,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收藏家品鉴,以“亭台楼阁”为主题的作品与文人雅士的思想相契合,他们的竹雕制品能够引发诗词文人的深刻思考,又有着精巧绝伦的雕刻方式,带动了浙江一带的竹雕艺术与嘉定、金陵齐头并进,并链接了明清两个时期竹雕技艺大小。除了这些有区域特色的竹雕艺术派别,还出现了以个人技法为代表的初色艺术家,为整个古代时期的竹雕艺术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努力。

二、竹雕艺术在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的定义就是继承保留传统文化和技艺中最有价值和作用的事物,而创新就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改变和创造出与时代特征符合的东西,既可以完全地发现为新的内涵,也可以保留本质特征改变部分内容。所以对于现代的竹雕艺术而言,要清楚地认识到传承和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近些年的人们对于收藏和购买竹雕艺术品的要求来看,他们对其中的创新性也有了新的标准,显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有了新的活力注入竹雕艺术会受到各方的重视。

竹雕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技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能够在历史的推进中保留特色是依靠世世代代人的努力,而现在科技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竹雕艺术品不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了一种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从媒体等渠道我们得知,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这些手艺人很难寻找到踏实稳重的接班人,年轻人大多考虑到传统的技艺已不再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学习了这门手艺并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前提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走向衰落甚至消失。想要保留就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首先在技艺加工方面要更加精巧细致,设计好整体布局并在细节处精细加工,例如雕刻人物时要注意刻画好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整体曲线流量,形象要真实生动,而对于山水风景则要展现出壮丽美好的气势。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竹雕要表现的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让观赏者和收藏家在品鉴时代入到每一个艺术作品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能让他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

这一切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和时代息息相关的,时代的进步不得不要求一切事物的发展进步,落后于这个社会就会面临淘汰。推陈出新的竹雕艺术是日渐成熟的,从最简单的线条到现在精细的雕刻,从最开始浅显的含义到现在丰富的内涵都是循序渐进而来的,所以竹雕技术的工艺方法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在继承长处的层面上努力寻找新的方式突破传统,寻求创新的道路,才能赋予其生命力走向未来,早日实现这一转型发展,发展竹雕多种样式形态、展现丰富文化价值的目标。作为新时期的竹雕手艺人,最开始就要在思想上能够认清现状,突破落后的思想束缚,在创新的道路上保存一些本质内容还要大胆的突破,尽快地和新时期的文化内容相结合,像是我国传统的“华阴老腔”在春晚的舞台上与流行音乐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到地域音乐的魅力,发现并制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海内外工艺市场青睐的产品,顺应时代潮流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工艺品。

当然,竹雕艺术品时至今日还能够收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其本身就是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事物,无论怎样寻求创新,传承古文化特色决不能丢失。我们喜欢把竹雕艺术品作为重要的装饰品就是因为它能够增添古典韵味,人物,动物和山水仍是主要展示的主题,图案和花纹都饱含典雅之美。我们都喜欢追求美好的事物,古人更是把象征吉祥如意的一些动物运用于竹雕艺术中,这些题材能够带给人愉快的感受,广受欢迎。在明清时期,经常会见到蝙蝠样式的雕刻图案,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蝙蝠”与“福”是有直接联系的,被看做是福气的象征,家中有了这样的艺术品就能够带来幸福和吉祥。可见,吉祥是古代人民雕刻创作的主要内容,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愿景的向往,让竹雕艺术品寄予了思想内容,而这一部分优秀的内容可以保留和传承下来,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需要,缓解快节奏生活的压力。

结语:竹雕艺术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竹雕艺术的文化内涵在保留其本质特征的条件下也随之发展。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底蕴使竹雕艺术制成的工艺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传承和创新竹雕艺术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在短期内完成一件容易的事情,时代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够突破传统寻求发展的新高度又要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领会竹雕艺术深层的寓意,更好的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黄建海,漫谈竹雕艺术在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05期。

[2]刘青,从现代设计角度谈中国传统竹刻的文化与艺术特性[J],包装工程,2012年16期。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传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