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随笔四题

2018-04-18祖儿

雪莲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联王维对联

祖儿

诗中有画更有乐

宋代大文豪苏轼称赞唐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是极有见地之语。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水墨山水画简约洗练,萧疏清淡,亦颇有盛名。他的诗尤其是田园诗,绘景传神,意境清幽,很似他的画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多才多艺的王维曾经是大乐丞的乐师,他的诗还善于捕捉和表达生活里的某种音响或乐感,因而气韵生动。

王维的诗有色也有声,有画也有乐。看看他的《山居秋暝》一诗:“空山秋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好一派山乡傍晚的秋色。刚刚下过雨,山峦格外青翠,格外空灵。明月照着松林,一切都静悄悄的。但仔细一听,泉流石上,潺潺有声。忽然间竹林作响,原来是浣衣女归来了。莲花摇曳之中,渔舟已经出发。一幅宁静的晚秋图画,由于有了真切的声音而更加栩栩如生了。

王维经常在诗中将色和声、静和动错杂而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既耐看又耐听。《谓川田家》一开首便是“斜阳照墟落”,够静的了,可接着就是“穷巷牛羊归”,静中添动,让人似乎听到了牛羊的叫声。《辋川闲居赠裴秀才》的前四句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凌。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山静,水却在动;人静,风和蝉却有声。在《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王维写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水田漠漠,夏木阴阴,何其寂寥。然而,白鹭在飞,黄鹂声啭,却又充满了生机。

作为音乐家,王维的乐感非常人可企及,因此他在诗中对声音的描绘也就敏锐而微妙。《青溪》中的“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同样是山涧在奏乐,但一因石乱而喧哗,一因石危而呜咽;喧哗者欢腾,呜咽者冷峻,曲尽其妙。《观猎》一诗开头就是“风劲角弓鸣”,然后才是“将军猎渭城”,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声之雄伟来烘托出人之神勇。一个“劲”字,传神地表达了大漠狂风之呼啸。可紧接着却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音调由高昂转为轻快,使那位将军勇猛中平添了几分潇洒。王维的这句诗令人想起韩愈的名句“雪拥蓝关马不前”,两者的描写都情真意切,只是韩诗诉之于视觉,而王诗诉之于听觉,相比之下,诉之于听觉的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作诗时的王维毕竟是诗人而非音乐家,因此,他对声音的描绘是与他诗作的整体意境相融洽的。王维的田园诗平静、恬淡,他写动写声,往往是为了达到更静更幽的效果。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桂花凋谢,其声甚微,但却能在黑夜中为人感知到,反衬了夜静、山空、人闲,即时间和空间、客观和主观都处于宁静之中。因为有了这种宁静,一抹月光也使倦宿之鸟受惊而鸣,而倦鸟那清亮的鸣叫,使万籁俱寂的月夜更加显得幽静。《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过香积寺》中的“古木无人迳,深山何处钟”,同样也有“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试想后者:寂静的深山老林里,突然远处传来回旋荡漾的钟声,不是更让人感觉到整个世界的冷清、静谧吗?

诗中有画更有乐。王维的诗有色有声,真是让人赏玩不已。

趣联拾趣

公元1908年,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死去,清朝廷下令全国上下一律禁止“娱乐”,为国丧致哀。当时的成都官府更是别出心裁,强令每家每户都要贴一副挽联悼念太后及皇上,否则就要重重处罚。

成都文人刘诗亮在自己的茶馆门前贴了一副很特别的挽联:洒几滴普通泪;死两个特别人。横批是:通统同痛。

不到一会儿工夫,刘家茶馆门前就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对刘诗亮这副很搞笑的对联心领神会,认为刘诗亮写得太好了,把国人对慈禧太后误国的痛恨、对光绪变法的失望,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了。

不巧的是,刘家茶馆的对面住着一个恶棍,他平时横行邻里,作恶多端,曾被刘诗亮多次嘲讽和惩戒过。见到刘家门前的对联,恶棍认为报仇的机会到了,他一面躲在人丛中查看围观对联的人群,一面指使家人偷偷跑到官府告密,说刘诗亮撰写反联,蛊惑人心,图谋造反。

官府接到告密后,立刻就把刘诗亮抓了起来,并对刘诗亮写的对联进行审查,可左审右审、前审后审,怎么也审不出毛病来。无奈之下,只好以“大不敬”的罪名判罚刘诗亮拘留15天,罚款5块大洋,责令他立刻改写对联。

刘师亮回家后,将茶馆的大門四周重新粉刷得干干净净,又写了一副对联贴上:拗几个酸字眼;罚五块大洋钱。众人看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从此大家都称刘诗亮为“幽默先生”。

相传,刘诗亮的哥哥在街上开了一间米糕铺,米糕铺的对面住着一个李财主,李财主平时手拿念珠,口中诵佛,貌似十分虔诚的善人,可暗地里他却放高利贷赚黑心钱,还逼良为娼。一年除夕,李财主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春联,无耻地标榜自己:色即是空空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刘诗亮看见李财主家门上的对联后,当夜就在哥哥米糕铺的大门边也贴了一副春联:命即是钱钱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

第二天,李财主一打开大门就看到了对面刘家门上不伦不类的春联,很生气,明明知道那对联是挖苦讽刺自己的,可他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言。

敬老联话寻味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崇尚。古往今来,流传下来许多对联佳话。

传说清末有一读书人酷孝双亲,其父身患背痈,终日流脓血不止。由于山里缺医少药,自采草药总不见效,毒痈越来越重。读书人为救父命,毅然用嘴去吮吸毒痈脓血。几天后奇迹出现了:脓血少了,痈口也小了,不到半月父亲的背痈便痊愈了。此事在当地被传为美谈,有一塾师还特撰了一副对联颂之:孝义医顽疾;诚心逐毒神。

湖南浏阳城东的古城隍庙上有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家贫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联语奉劝世人行善而不恶,上联意为孝乃百善之先,行善首先应尽孝。为人父母不在乎儿女的金山银山,只要他们有一颗孝亲敬老之心便心满意足了。联语强调了对老人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孝敬。

从前,广东新会城隍庙的庙门上有一副妙趣横生的劝世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联语道出了母女、婆媳、夫妻以及父母与儿子之间微妙的感情差别。上联写媳妇难当,下联告诫为人子者不要讨了老婆忘了娘,要用爱妻之心孝敬自己父母。

宋仁宗皇祐年的一个除夕之夜,湖州太守文同查访民情,来到一条小巷,见一小屋里有对老夫妇在昏暗的油灯下对酌守岁。文同向邻居打听后方知,老夫妇的五个儿子自立门户后只顾自个享乐,不敬老养老,致使二老晚年无依无靠,孤寂度日。文同听罢,令书童取出文房四宝,写了一副春联:家有万金不为富;户养五子尚无儿。

春联贴在老夫妇的门楣上,消息传出,满城轰动,五个不孝之子愧疚难当,于是争抢着接父母回家赡养。文同见状颇为感动,把原来的春联改为:万金难买岁月;五儿争养爹娘。

某地敬老院大门有一副对联:敬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联首嵌藏了“敬老”二字,揭示了这副对联的主题。联中“皆”“尽”二字,体现了“敬老不论亲疏”的优良社会风气。

读过一副对联:祭而丰不知养之厚;愧之晚何若谨于前。说的是有些子女老人在世时不孝敬,故去后却厚葬之大祭之,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罢了。

还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堂中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意思是说连老人都不孝敬的人却去拜佛,如果真有神灵,不怪罪他才怪呢。

禽兽都有报恩本能,人如果不知孝敬老人则禽兽不如也,正如联曰: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古代清廉拒贿诗

自古为百姓做事、重品节的廉官志士受人敬仰,而有关他们清廉拒贿的诗句也随着他们的事迹留传至今,依然闪烁着思想火花,启迪世人。

唐末有位叫萧结的人在任祁阳县令期间,有一年春天,百姓都举家抢农时忙插秧,可是州衙偏在这插秧的大忙时节发文调集各县船只和青壮农民参加龙舟比赛,为的是让刺史大人观赏。州中各县闻讯后都行动起来,百姓怨声载道。惟独萧结敢说真话,在公文后面写了一首诗作为回话:秧开三叶,蚕长三眠;人皆忙迫,划甚龙船。

萧结为人耿直,诗言志,此诗真情实感,警世诫人,《全唐诗》只收有萧结这一首诗。

明永乐年间,监察御史吴纳奉命巡按贵州考察地方官的吏治,当他准备回京时,地方官员派人携黄金百两相送,吴纳严辞拒绝,当即在礼盒上题诗一首,让来人与黄金一首带回。诗云: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脏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于谦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一生坚持清清白白地做官做人,他的代表作《詠石灰》乃是千古传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宣德年间他曾任河南巡抚,当时送礼纳贿之风盛行。他入京时,有人好心劝他送土特产品给权贵,他举起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写了一首《入京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清雍正年间的叶存仁为官几十年,廉洁自律。期满离任时,僚属们派船给他送行话别,但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明月东升,僚属们才派出一叶小舟为他送来礼物,因为怕人知道,故意选在夜里送来。叶存仁随即吟诗一首拒礼: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清代诗人王士祯曾任邢部尚书,他对当时的筵席多尚山珍海味的奢靡吃喝风不以为然,曾赋诗一首:滦鲫黄羊满玉盘,菜鸡紫蟹等闲看;不知随分闲茶饭,春韭秋菘未是难。

猜你喜欢

春联王维对联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新春联
新春联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
春联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