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涂抹亮色,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品位

2018-04-18顾炳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3期

顾炳燕

[摘 要]人们常常用“绘声绘色”来形容人高超的表达能力。目前,小学生的习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语言干瘪枯燥,表达平铺直叙,导致这种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选择良方佳策,就一定可以扭转学生语言的苍白,还学生语言表达以“声色”,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提出要凸显表达意识,丰富语言呈现方式;注重方法指导,丰富语言润色技巧;创设适切语境,转变语言表达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丰富方式 ; 创设语境;表达意识; 语言品味

[中圖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89-01

目前,小学生的习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语言干瘪枯燥,表达平铺直叙,导致这种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选择良方佳策,就一定可以扭转学生语言苍白的状况,还学生语言表达以“声色”,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一、凸显表达意识,丰富语言呈现方式

学生作文之所以出现干瘪,不仅是基础差的原因,更在于学生内在的意识认知。如果习作教学不能从根本性的本源出发,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我们在小学阶段并不宜过多地传授机械的表达技巧,然而我们可以转变自身意识,改变一些常规性的认知以及表达的习惯,这同样可以促进学生习作意识的华丽转身。

比如我们每天早晨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应该主动问好:“你早!”这样的语言无疑是准确的,但缺乏色彩。如果我们能够就此转换一种说法,也许就会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你来得可真早啊!真的是闻鸡起舞。”“我最敬佩你每天都能来这么早。”你看,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但对比之下就能看出后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更具特色。而这种变通思维的训练,正是扭转学生语言晦涩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语文教学和常态生活中,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表达上的思维惯性,并进行及时的引领与调整,让学生在尝试变通表达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方法指导,夯实语言润色技巧

所谓教无定法,但并不是就没有方法。言语表达有着自身的规律,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受制于表达方法的局限性,但绝不能将机械化的学术概念推给每个学生,否则学生在几次碰壁之后,就会知难而退。教师可以在洞察学生基本学情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最佳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

例如,在一次自主选题作文中,我要求学生以“我的同桌”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本来以为学生对同桌相对了解,一定有话可说,但在巡视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在材料选择上都选择自己与同桌闹矛盾的内容,不仅素材千篇一律,甚至连语言都有几分雷同。在草稿完毕之后的评讲中,教师选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语句:我和同桌一直都是好朋友,但因为一件事情,我们有了矛盾,其实都是我的错,我请求他的原谅。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样的表达没有问题,也没有方法能够将这样的话写得更加生动。于是,教师出示一段自己根据这段话修改之后的语句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和我最好的哥们闹翻了。俗话说得好:“出门靠朋友。”我这不是给自己添了堵墙吗?学生很快发现,正是因为恰当地运用了成语、俗语,才能让表达更加的生动准确。

三、创设适切语境,转变语言表达思路

很多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往往过于关注指导的细节,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过渡总结等,都逐一指导,这就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得过死,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了,自然导致学生习作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达个性,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性训练,尤其是要给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鼓励学生多元化的认知,让学生的语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如在一次习作批阅中,我发现一个学生这样描写我:“他是我们班级的支柱,时而和蔼可亲,时而威严十足。”虽然两个词语的运用的确能够凸显我的特点,但表达上相对笼统,老师的形象并没有真正地鲜活起来。因此,笔者创设了一个语境:想象如果在老师六十大寿的生日宴会上,你们这些已经长大成才的学生要做代表发言,你们会怎样来评价你们的老师呢?环境的变化转换了学生的内在思维,也调整了学生表达的方向,学生的语言也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采。这位学生这样修改:“您是我们班级的支柱,不生气的您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发起火来又号称威风凛凛的雷神。我们曾经怕过您,也偷偷地恨过您,但更多的是爱戴您!……”教师个性化情境的创设,给予了学生言语表达更为广阔的空间,激活了学生内在言语表达系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言语素养是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理应成为语文教学核心关注的范畴。教师要从学生的表达意识、表达方法、表达个性等维度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让语言生动化、形象化、个性化,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