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CT影像变化研究

2018-04-18朱坤福

关键词:病患胰腺炎胰腺

祝 蕾,朱坤福

(1.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终兴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000;2.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山东 菏泽 274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着预后效果差、并发症较多、进展迅速等性质,在早期的干预治疗以及诊断为优化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预后核心因素。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只按照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同意出现漏诊和误诊。CT以及MRI为诊断SAP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其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1]。其中,MRI有着空间分辨率高以及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然而,检测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CT有着重复检查、无创、操作简便优势。可以明确的展现出周围脏器的受累状况以及胰腺解剖的构造,能够应用在判定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和严重程度。此次研究选取清胰承气汤、生长抑素以及常规治疗SAP,且借助CT评估成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SAP病患100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其年龄21~70岁,其平均年龄是46.38±7.8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是3~40小时,平均时间为9.78±2.45小时。临床表现:呕吐、恶心、腹部压痛、上腹疼痛等。排除哺乳期妇女、妊娠期、过敏体质、自身免疫疾病、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影像资料缺失等状况。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表明,诊断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标准是:(1)伴有剧烈、突发、急性上腹疼痛,同时放射至背部;(2)血清淀粉酶较正常高出三倍;(3)提高MRI、CT诊断表明SAP影像学的变化,发生以上任意两种信息表明患有SAP。评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标准:与SAP治疗规范相符合,持续超过四十八小时器官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评分≥2分。

1.3 分析方法

1.31 治疗手段

共计病患住院后都进行营养支持、胃肠道减压、吸氧、禁食等,生长抑素持续滴注12小时,清胰承气汤的药物成分为:10 g生大黄、玄明粉、淡豆豉、广木香;12 g延胡索、柴胡、泽泻;15 g茵陈、栀子、丹参、白芍、枳实;30 g金银花,将以上药品进行煎熬取出汁液两次服下,每天一副,10 d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期间重点关注病患的生命体征。

1.3.2 CT扫描

选取全螺旋CT,应用两次容积式扫描分两次屏气两次扫描,其范围是膈顶到盆腔。重建层的厚度为2.5 mm、层距与层厚都是8 mm、240 mA、120 KV。提高扫描前通过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1.5 ml/kg,速率是3.0 ml/s,分别延长25~30秒行动脉扫描,延迟50~60秒行门脉期扫描,选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组等实施图像重组。共计100例病患都和住院期间与治疗十天后实施CT检查。其中,30例疗程中运行CT扫描,将2组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CT值变化。

1.4 评价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大体小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后表明胰腺形态较为正常、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2)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影像学检查表明渗出胰腺、生化指标步入正轨;(3)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影像学检测表明胰腺出现水肿、生化指标显著改善;(4)无效,没有实现以上标准。

1.5 标本检测和采集

治疗前后血液标本的采集3 mL于抗凝试管中,每分钟三千转并离心10分钟,选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L-10、1L-6、TNF-α,试剂,谨遵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6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治疗成效

共计40例痊愈、32例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其总有效率是97.00%。

2.2 对比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变化状况

较治疗前而言,治疗后的TNF-α以及白介素-6都有明显降低,只有白介素-1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状况(±s)

表1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状况(±s)

组别 n 1L-6 1L-10 癌坏死因子-α治疗前 100 83.12±13.26 51.38±11.98 33.59±9.24治疗后 100 39.78±11.12 101.41±17.42 17.11±8.26 t-20.12 20.01 11.98 P-<0.01 <0.01 <0.01

2.3 对比接受治疗前后变化状况

较治疗前而言,接受治疗后胰尾、胰体、胰头进行CT检查,胰腺的密度明显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如下表2。

表2 对比SAP病患接受治疗前后密度变化状况(±s)

表2 对比SAP病患接受治疗前后密度变化状况(±s)

组别 n 胰头 胰体 胰尾治疗前 100 32.19±8.12 33.15±6.58 33.18±6.23治疗后 100 37.21±6.79 37.62±8.18 38.45±8.42 t-3.79 3.89 4.21 P-<0.001 <0.001 <0.001

2.4 CT影像学表现

住院进行CT平扫胰腺后,其体积逐渐出现缓增型提升,胰腺的边缘不是十分光滑,同时体尾处以及脑部明确可见。共计80例病患胰腺的密度较为均匀,共计20例病患胰腺的密度相对不均匀;共计30例病患出现坏死现象,坏死部分的密度减小;20例病患出血,且出血区域密度增加。经过治疗后,部分出血病灶吸收、积液、出血消失、胰腺的体积减小,肾前筋膜变薄。

3 讨 论

综上所述,治疗期间选取清胰承气汤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联合CT影像学检查,肾前筋膜变薄、积液吸收、坏死病灶以及出血状况改善[2]。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胰腺炎症程度。在临床治疗上,能够联合临床病患相关症状,CT定量技术和实验室指标一起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症治疗效果,方便主治医师能够清晰掌握病患病情的控制状况,判定疾病的预后情况[3]。

[1] 孙 备.贾 光.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争议与共识[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4):34-31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胃肠病学,2013,18(7):428-433.

[3] 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规(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232-237.

猜你喜欢

病患胰腺炎胰腺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