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竞之,她像风铃一样清脆

2018-04-17孟蕾

留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伯克利学医姑父

孟蕾

刚接通张竞之的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很清脆的女声。声音清脆而有活力,给炎炎夏日带来一抹清欢的味道。

采访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张竞之高中毕业就出国留学了,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是怎样看待留学的呢?“留学的意义有很多,或追求更好的教育、更安逸的生活环境,或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重新建立对于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自己上限的认识,或借由自己的力量去打破上限,去挑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坚强的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竞之这样谈到留学的意 义。

张家有女要留学

在很多人眼中,“出国留学”是个很特别的选择,特别是本科就出国。但对竞之而言,出国留学像是一件“蓄谋已久”的事情。

“家里很多人,包括我的妈妈,一直都在教育系统里,对国内的高等教育现状也十分了解,所以他们想要给我更好的教育环境。而我本身对留学也不抵触。”竞之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的时候这样说。

出身书香门第的竞之,在上高中之前,父母便开始为她着手出国留学事宜。在上高中的时候,竞之父母就做了三个小目标:第一,去美国读高中;第二,去北京、上海、大连等地读国际高中;第三,在兰州本地读国际高中。最终因对年纪尚小的竞之不放心而选择在兰州本地读了国际高中。

和所有父母一样,竞之的父母在留学公司的选择上也是花了不少的心血,除了网上收集各类留学公司的信息外,也向周围亲戚朋友多方打听。

留学领路人—出出国

“2017年3月,我和爸爸从兰州来到北京,并在北京住了3天,为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留学公司。”竞之坦言,“我们走访了很多留学公司并不是很理想,他们一上来就表示交多少钱可以保前30名,这些虚头巴脑的话,让我很反感。”

“我们在北京走访了一圈,发现还是出出国更适合我。他们更重视的是我这个人未来的发展。出出国其实是我朋友的妈妈介绍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见到的是哲哥(编者按:张哲,出出国创始人,业内人因其爽朗和有担当的性格,都喜欢称呼她哲哥)。哲哥的话对我的触动真的很大,她问我希望在大学提高点什么,问了我如何进步,问了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需要思考的。”

“除此以外,出出国的老师也让我感受到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表现在把我当同龄人,尊重我的想法。”竞之接着说,“前期定校的时候,我也总会有很多奇怪的想法。我会想要去申请伯克利,我想在其他地方,这种奇怪的想法一定会第一时间被否定。但是出出国的宋老师并没有打击我的自信心,而是替我分析了伯克利的入學标准以及以我目前的条件还需要进行哪些努力才能申请伯克利。其实诸如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时候我都感慨宋老师的居然有这么好的脾气。”

“身边也有选择其他公司的同学,也有很多吐槽后期服务并没有前期描述的那么好。我很庆幸自己选择的是出出国,除了前期包容我的奇怪想法以外,后来在文书选题的时候,文书老师也是足足给我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问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觉得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会让我觉得最舒服……具体的细节我记得不完整,但当时给我的感受却是十分清 晰。”

医学生很苦,但学什么不苦呢?

谈到未来的专业选择的时候,竞之表示喜欢生物,想要学医。听着竞之毫不犹豫的回答,可以看出,出出国老师帮助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申请,更是学生的成长。

“出出国老师给了我思考未来的机会,虽然已经预料到未来会很辛苦,但是学什么不苦呢?学医可能比其他学科更累,需要付出的更多,但学出来之后的成就感也是相对应的。”

谈及最初萌发学医想法的时候,竞之这样说:“我想要学医可能是受家人的影响。我的姑父是大学的生命科学院的教授,这让我有机会接触生物。在高二的时候,我曾在姑父的实验室做过实验,我觉得很有 趣。”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事件,但竞之爸爸和竞之妈妈终究还是舍不得。“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不要太想我,不要太担心我,放心,放手,我还是会回来的,我就是出去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回来继续和你们在一起。“

“同时,我还要感谢一直陪伴我的朋友以及出出国的老师,感谢他们的陪伴,感谢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带着紧张和期待,竞之将要开启她的留学之旅。希望她能实现她的短期目标:顺利毕业;祝愿她辅修自己想学的音乐,并能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伯克利学医姑父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许愿
华佗学医
在美妙音符中感受波士顿音乐文化
怀念姑父
望子学医
陪姑父吃的最后一顿饭
校长眼中最有谁
母狼的护犊绝唱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即将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