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路径选择

2018-04-17王海英

法制与社会 2018年9期
关键词:隐性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辅导员 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王海英,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321

教育部在201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最基层的实施者,应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辅导员应充分挖掘、积极配置各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围绕校园的物质环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社团活动等积极、有效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普遍的观点认为隐性教育起源于“隐性课程”理论 (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美国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杰克孙(P.Jackson)于1968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这一观点。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隐蔽的形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资源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以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觉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综合以上的观点,本文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者通过一定的环境、活动、行为等,采取比较隐蔽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并接受施教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意图。

二、校园文化形态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一)物质文化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物质文化形态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指大学校园里的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名人雕塑、教室、宿舍的空间布局、教学设施等。优美、布局合理、设计人性化的校园物质设施能更好地表现学校的人文精神,传递施教者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物质文化载体的教育作用。

(二)行为文化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活动、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服务活动等。是全體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氛围。行为文化将学校师生、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通过其具体行为来加以展现。

(三)制度文化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高校制度文化是以体制、机制、政策、规章等所确定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定行为准则,对师生的思维、言行方式和生活行为习惯进行引导、约束和规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系高校正常秩序的必要保障。高校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保障校园文化的正常有序地发展。

(四)精神文化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层面,通过学校的人文历史、精神风貌、价值体系、道德情感等体现,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论、学术氛围、人际交往、教师举止等。大学精神文化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三、辅导员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路径选择

(一)对物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

部分物质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辅导员无法掌控的,如高校的校园环境,道路设施、校园内的人物塑像、建筑物等。这类资源由学校统一规划、建设。但也有一些设施辅导员可以加以利用,如学生固定上晚自习的教室,学生宿舍等。对于这部分物质设施,辅导员可以通过创建自习室文化,宿舍文化,通过布置干净整洁的教室,在教室里张贴醒目标语或心愿墙、剪报,布置学习氛围深厚的宿舍、特色宿舍文化等形式,来引导班级学生营造团结友爱、拼搏奋进的班风、学风。

(二)对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行为文化具有主导性、生动性的特征。它通过各种活动,如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扶贫帮困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等,帮助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的行为规范,达到以德育人的积极作用。其中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很丰富,主要有文娱类、公益类和专业类,体育竞技类、科技创新类和知识竞赛类。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主要分两种情况:由团委组织管理,或者邀请专业指导老师指导。这两种情况都有一定的弊端。学校团委要承担很多管理工作,在社团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兼职的指导老师由于体制因素对学生社团指导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不高。因此,建议学生社团活动的登记注册由学校团委负责,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可分配给各个学院、系的辅导员负责,由辅导员对专业对口的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并将指导成果与辅导员考核挂钩。在对活动内容、形式进行管理和指导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能取得更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属于教学性质的,以学分形式完成的社会实践,如大学生的军训、毕业实习等。另一类是学校团委组织、学生会组织的旨在增加学生了解社会的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参观烈士陵园。或运用大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假期社会调研、到单位实习等。还有一类是勤工助学性质的社会实践,如在学校当学生助理、参与社会挂职锻炼等。辅导员应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参加自愿者活动、公益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善心与责任感。对学生扶贫支教、社区服务、资源环境保护、大型赛事等活动进行指导。在学生担任助理、参与挂职锻炼时,对学生进行工作上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以小组形式参加社会调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对制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管理制度是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载体。制度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有针对学生的校规校纪、班级管理制度等;针对教师的工作制度。辅导员应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奖学金、助学金评选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给学生以身示范。通过制定学生行为准则,并通过行为约束规范来传递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日复一日地接触这些行为规范时在潜意识中不断将这些规范,公平、公正的理念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与价值追求。通过对辅导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论和言传身教的工作风范的接触和了解来达到全面育人的教育效果。

(四)对精神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及师德师风是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时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并能以身示范地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同时,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挑选工作认真负责的班级干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的学习纪律来为班级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能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应从校园文化入手,培养积极主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意识,在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的人生目标,良好的道德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楊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2(4).

[4]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2005(5).

[5]何独明,等.大学校园文化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蒋玉涛.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理论导刊.2011(6).

[7]李晓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猜你喜欢

隐性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