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化学用语归类评析

2018-04-16陆桂斌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中考试题评析

陆桂斌

[摘 要]结合具体中考试题评析,归纳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价标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比较分析化学用语中不同位置数字与化学用语本身含义的异同;概括微粒结构示意图考查的六个考点;点拨陌生情境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关键词]化学用语;中考试题;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6203

化学用语即化学学科的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也是历年各地中考试卷双基板块的重头戏。本文拟对与化学用语有关的中考试题做简要梳理,以揭示其一般规律。

一、考查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价标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例1】 (2017·湖北孝感)下列化学用语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2N ②Mg2+ ③C+2O

④H2 ⑤

A.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④表示2个氢原子

评析:试题中呈现了初中化学五种基本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除外),其表示的意义可列表如下(见表1)。

对比分析可知:2N中,N是元素符号,其前加上数字“2”,则只表示微观意义——2个氮原子,A选项错误。Mg2+是离子符号,表示镁离子;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镁原子,B选项也不正确。H2是化学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所以H2表示氢气或(一個)氢分子,D选项错误。故选C。

这类中考化学试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试题的形式虽然比较单一,但试题容量较大,要求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有较深刻的理解。学习中,学生首先要牢记不同化学用语的基本意义,再结合具体符号加以辨析,这样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二、考查化学用语中不同位置数字的意义

【例2】 (2017·四川雅安)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解析: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与化学用语本身的意义有些是一致的,有些则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辨析不清,答题时经常混淆,往往导致这类命题者认为是送分的试题反而成为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分析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笔者发现侧重考查化学用语中四个不同位置“数字”的意义,现对其做

如下归纳、对比(见表2)。

对照表2中的举例分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

三、考查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辨识和应用

【例3】 (2017·湖南湘潭)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画出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

(2)氖原子(Ne)的核内质子数为 ,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它和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评析:微粒结构示意图借助图示的形式描述粒子的结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等微观信息,直观形象,内涵丰富。这类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识图、辨图能力,也能有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圆圈图示原子核,圆圈内“+”和数字表示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弧线图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核外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数。如:氖原子核内质子数即其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10。(2)区分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离子间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辨识微粒结构示意图,若质子数=电子数,该微粒为原子;若质子数>电子数,该微粒为阳离子;若质子数<电子数,该微粒为阴离子。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或2)电子稳定结构,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Ne为2),是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如: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参考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画出离子结构示意图;12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反应中易失去电子;N、O、F等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阴离子。(3)判断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主要依据是微粒质子数是否相同,如:硫离子和硫原子的质子数相等,都属于硫元素;判断微粒是否有稳定结构——参考前述。(4)推测不同元素是否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一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等),则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不相似)。如:Li、N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5)确定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如:12号元素Mg与N形成化合物时,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在形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易得到3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合物中显-3价,再根据化学式书写规则,即可确定氮化镁的化学式。(6)归纳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核外电子数排布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

参考答案:(1);(2)10,O2-或F-;(3)失去;Mg3N2。

四、考查陌生情境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例4】 (2017·四川雅安)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2)省略。

(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Li,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评析: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学用语,在初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考化学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试卷中以考查学生双基为目的的常规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比重在降低;而以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处理应用新信息等能力素养为目标,书写陌生情境下的化學反应方程式的新题型则在不断增加。题中的

工业生产尿素,初中各版本教材都没有涉及,要正确写出其反应方程式,首先要初步认识分子、原子的结构模型,根据示意图右侧不同原子模型及左侧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如:物质A即NH3,物质B即CO2等;然后运用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找出A、B、C、D等分子前的化学计量数;最后再写清化学反应的条件,正确标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①对微粒的结构模型缺乏正确认知,写错物质的化学式。②直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后,不注意配平。如:解答本题时,学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判断反应后物质中的O2其实是多余的氧气,不能当成生成物。在书写方程式时应在左右各删除一个氧分子,即2CO+O2点燃2CO2,而不能写成:2CO+2O2点燃2CO2+O2。

要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首先分析“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这一题给新信息,判断该反应属于活泼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其次根据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判断其在形成化合物时显+1价,从而写出关键物质——硫酸锂的化学式“Li2SO4”;最后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来完成问题解答。

参考答案:(3)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4)2Li+H2SO4=Li2SO4+H2↑。

化学用语既是学生认知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等的一种

简明丰富、国际通用的符号表征系统,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符号思维的重要载体。基于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在历年各地化学中考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大多数内容都要求学生用化学用语来呈现答案,因此不论教师对化学用语的教学研究还是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掌握都应予以足够重视。

[ 参 考 文 献 ]

寇介芳.关于陌生方程式的题型和书写方法[J].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4(3).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中考试题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对初中 “化学用语” 教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