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比较

2018-04-15金吕祥池航

当代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隐匿性本院螺旋

金吕祥,池航

膝关节外伤骨折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一些患者接受传统平片扫描后无法被有效诊断但是实际存在骨折情况,这种骨折类型被称为隐匿性骨折[1]。隐匿性骨折患者病情很难被及时发现,患者一般是在一段时间后接受影像学检查才能被发现出现骨折症状,如果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诊治,身体与精神都会承受较大痛苦[2]。膝关节是人体当中的重要关节,受到其自身解剖结构特点、外力环境影响与功能需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膝关节也成为人体当中损伤较多的一种关节[3]。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而言,基础的X线扫描等存在较高的漏诊情况,本院针对此类患者选择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进行共同诊断,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时间段内被送至本院进行诊治的骨折患者当中选择82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加以分析,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局部均存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情况,且在接受普通的X线检查后无阳性反应。此次研究得到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入组,并在研究开始前阅读、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在此次研究中排除以下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其它类型骨折患者、认知障碍患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无法正常表达患者、沟通能力障碍患者、此前患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在所有患者当中,男45例,女37例,患者年龄20~68岁。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飞利浦64层螺旋CT扫描诊断,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且扫描时让患者足部先进,具体的扫描范围包括患者膝关节上缘的髌骨与下缘腓骨颈下2 cm。将扫描时电流设定为150 mAs,电压为120 kV,扫描螺距为1.0,层厚为5 mm。进行标准重建时的层厚0.625 mm,重建增量为0.5 mm,医生需要分别进行多层面重建与容积再现[4]。

患者接受螺旋CT诊断后,还需要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本院选择飞利浦1.5T核磁共振扫描设备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医生将患者髌骨下部位置放在线圈的中心,并且做好固定处理,进行矢状位扫描与冠状位扫描,还要对患者的软骨部位进行扫描。扫描的层厚为5 mm,层距为3 mm,矩阵为256×256[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情况与手术确认情况,并作以浅析。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 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手术被全部确认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确诊率100%,接受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后的确诊例数为80例,确诊率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5,P>0.05)。

3 讨论

在外力作用影响以及功能需要等各类因素作用下,膝关节成为人体很容易发生骨折的关节之一[6-7]。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一些患者为隐匿性骨折,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局部位置疼痛、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等[8]。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确诊与治疗,患者的软骨会出现缺损、疼痛等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各类后遗症反应,这样不仅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健康,更会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9]。因此,为此类患者选择科学的诊断方案十分关键。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十分常见,X线检查的骨组织对比度相对较高,且操作十分简单,经济性较好。但是,X线检查为二维重叠影像,密度分辨率方面相对较低,且患者如果为急性骨折,无法选择合适摆位。很多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在接受X线检查后无阳性反应,但是实际存在骨创伤情况,这样会贻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后续治疗、康复等都存在不利影响。

多层螺旋CT是目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范围,并且帮助医生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图像,各个方向的空间分辨率也存在一致性。医生可以利用多层螺旋CT图像观察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以此确保患者的诊断效果。与X线检查方式相比较而言,多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较快,且无创伤与影像重叠情况,密度分辨率也会较高,医生可以对患者骨折部位的形态与具体类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掌握患者关节面具体的受累程度等。但是,针对骨折线走样、骨折平面透亮度较低的患者,多层螺旋CT仍然存在明显的应用局限性,仍然有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有效诊断。

伴随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院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选择核磁共振成像方式,这种诊断方式可以提高患者骨骼系统组织的分辨率,并且清晰显示患者相关组织外形的变化,患者骨折部位细小的变化都可以被有效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在患者冠状面、矢状面等不同部位进行成像,患者韧带损伤、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一系列病变反应都可以被清晰显示出来,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几率也会不断提高。需要医生注意的是,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格相对较贵,所以在一些基层医院当中无法得到较好普及,其应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医生在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必要时可以将两种诊断方式进行结合应用,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病情被及时诊断出来。将这两种诊断方法同时用于患者诊断当中,可以弥补两种方式单一应用存在的限制,综合两种诊断方法的协同功效,提高患者确诊率。

在此次研究当中,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了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在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认情况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与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患者确诊率与手术确认情况大致相当,相关数据在对比后不存在明显差异。从此次研究的相关结果就可以明显看出,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存在极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膝关节部位出现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而言,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共同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此类患者的诊断当中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德明.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943-1944.

[2] Jens H,David J,Sebastian W,et al.Percutaneous inflation osteoplasty for indirect reduction of depresse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 Orthopedics,2012,35(9):768-772.

[3] 沙珣.多层螺旋CT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双足与保健,2017,26(13):126,132.

[4] 莫明华,袁凡林,王俊峰.多层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13-114.

[5] Mauffrey C,Fader R,Hammerberg EM,et al.Incidence and pattern of technical complications in balloon-guided osteoplasty for depressed tibial palteau fractures:a pilot study in 20 consecutive patients[J].Patient Saf Surg,2013,7(1):8.

[6] 陈玉权,吴勇江.多层螺旋CT与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6):252-254.

[7] 陈利军,田野,刘文刚,等.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J].中医正骨,2015,27(6):26-28.

[8] 吴磊,谷秀华,蒲定涛,等.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99-100.

[9] 刘婕,肖锡昌,刘成磊.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6):484-487.

[10]Heidari N,Lidder S,Grechenig W,et al.The risk of injury to the anterior tibial artery in th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to the tibia plateau:a cadaver study[J].J Orthop Trauma,2013,1(27):221-225.

猜你喜欢

隐匿性本院螺旋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