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压疮创面的临床效果

2018-04-15林泽鹏杨荣华阮树斌林颜张凤刚熊想莲陈晓东

当代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外用肉芽压疮

林泽鹏,杨荣华,阮树斌,林颜,张凤刚,熊想莲,陈晓东

压疮(pressare sores)的发生率高居不下,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或长期在ICU患者,其发生率甚至可高达10%~25%[1],严重时可能还会因继发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由于治疗困难且耗时间长,压疮不仅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解决患者的压疮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通常认为压疮主要好发于骶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跟骨、枕骨、髂前上棘和内外踝等部位,且常继发于长期卧床、体质虚弱、营养失调、大小便失禁、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及其他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此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其原因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最后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形成慢性溃疡[2]。由于压疮的致病原因复杂,所以治疗有很大难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主要采用新型生物材料研发而成,贴附于创面,利用负压原理将坏死组织和细胞进行抽吸达到快速愈合的目的。本科采用VSD修复慢性压疮创面,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科住院的48例慢性压疮创面患者,其中车祸伤8例,糖尿病12例(有4例伴有糖尿病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8例,深度烧伤10例,截瘫1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4例,男14,女10例,平均年龄(66.2±14.8)岁,压疮的平均面积(12.6±6.8)cm2;观察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4±17.2)岁,压疮的平均面积(14.2±5.9)cm2。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慢性创面形成病因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清创、外用银离子敷料、定期换药,并予全身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其他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换药,最后创面愈合。其中3例经创面换药不能愈合者,待感染控制后,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分别行刃厚皮、或者邻近皮瓣修复术治愈。

观察组经过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早期采用山东维高公司生产的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负压装置为医院内部提供持续稳定的负压(110~140 mmHg左右),作用使VSD持续处于负压稳定状态。压疮内有较多坏死组织及脓液时调整负压至130~140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压疮内出现红色肉芽时调整负压至110~120 mmHg之间。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在其上移植厚约0.2 mm的自体刃厚皮修复。

1.3 观察指标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愈合质量(创面肉芽生长和愈合瘢痕生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8.6±16.7)d;而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3.8±10.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t=1.95,P=0.016)。

2.2 创面愈合质量的比较 两组皆治愈出院,观察组创面治愈后外观满意,疤痕增生轻或不明显。而对照组创面愈合后疤痕增生明显,愈合质量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迄今为止,对压疮创面愈合的机理知之甚少。研究发现,创面的愈合是极复杂的修复过程,它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和创面重塑。许多因素对愈合过程中各种细胞活动都有调节作用,尤其是生长因子。现已证明,许多生长因子如EGF、PDGF、TGF、FGF以及KGF等在创面修复中均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很多研究认为慢性压疮创面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创面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等修复细胞的过度凋亡,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表达下调及、局部创面促愈合的生长因子分泌减少[4-5]。因此,针对这些致病机制,许多外用制剂及敷料逐步运用到临床治疗中,有效提高了慢性创面的治愈时间。此外,中药外用制剂在促进慢性褥疮创面愈合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疗效。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制剂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等型多方面、多环节促进创面愈合。但是临床还缺乏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缺少足够有效的实验数据的支撑;且药物组成和命名冗杂没有统一性和最佳量效关系。因此,外用中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尽管压疮的研究和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9],但是,临床工作中压疮的治愈率也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它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近十年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快速发展为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VSD技术)是德国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的新技术,该技术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特殊材料封闭创面,使创面与外界完全处于负压及缺氧状态,阻止细菌繁殖,从而控制创面感染。并应用负压持续吸引创面渗出液,使创面渗出液和坏死组织被充分引流,为创面愈合提供最佳的环境,最终达到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改善微循环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标。裘华德[6]于国内率先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该技术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交叉感染,现临床已广泛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与传统换药疗法进行对比,此技术改善了创面愈合的质量,为改善医患关系增添了一份保障。此外该技术不易产生耐药性、无局部刺激性、无全身不良反应和使用方便等特点[10-12]。该技术首先应用于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减少了感染,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现临床已广泛应用VSD技术进行各种创面的修复。

本研究选取本院就诊的具备压疮适应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慢性褥疮创面的临床疗效,同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创面控制感染快,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手术操作简单,创面愈合后外观满意,疤痕增生轻或不明显。

综上所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慢性压疮创面,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为防治压疮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Jones V,Grey JE,Harding KG.Wound dressings[J].BMJ,2006,332(7544):777-780.

[2] 付小兵,王德文.创伤修复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73-177.

[3] 赖少燕,侯明菊.聚维酮碘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疗效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19(23):21-22.

[4] Enoch S,Grey JE,Harding KG.ABC of wound healing:Nonsurficalanddurg treatments[J]. BMJ, 2006,332(7546):900-903.

[5] Prokuski L.Negative pressure dressings for open fracture wounds[J].Iowa Orthop J,2002,22(3):20-24.

[6]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

[7] Gurtner GC,Werner S,Barrandon Y,et al.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J].Nature,2008,453(22):314-321.

[8] 陈默,周肃陵,李青,等.黄连如意膏外用促进感染性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9):40-42.

[9] 杨勇,叶小利,李学刚.4种黄连生物碱的抑菌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8(12):3013-3014.

[10]张旭辉,刘志勇,梁达荣,等.应用人工负压技术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J].吉林医学,2012,33(12):2606-2607.

[11]王军,杨瑞,袁向科,等.金黄膏外敷治疗糖尿病溃疡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6(4):325-327.

[12]杨玉兰.改良VSD冲洗方法对感染创面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8):21-22.

猜你喜欢

外用肉芽压疮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