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课程:指向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

2018-04-14赵萍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课程

赵萍

幼儿课程建设的游戏化取向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围绕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周边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幼儿学习、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认识世界,体验到游戏活动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儿童的教育应当是完整的,不仅仅指向于个体的智力发展与品德的熏陶,还要涉及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审美教育等诸多领域。实施精品化的游戏课程,能够促进幼儿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实践表明,富有亲切感的资源材料更能为游戏活动增加效果,形式活泼、目标指向明确的游戏活动,更能带给幼儿无限的发展可能。

一、在个性化游戏中发现儿童

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目标来看,教育是为了每个幼儿形成自我,彰显主体地位,实现思想的自由和行动的自主。我们在游戏中重视幼儿个性发展,将课程设置的统一机械转变为多元丰富,为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铺设独特的跑道,用游戏的方式,发展一个又一个永不重复、各具特色的生命个体,做到既发展特长又尊重差異;环境布置由封闭单一走向灵活开放,将游戏活动中原本规规矩矩的条例和玩法改为学生设计的安全约定与“我的发现”,鼓励每个幼儿开发游戏活动,学校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前期调查,在确定开展此游戏后,利用幼儿园的空间、人力等资源,合理安排,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带上“人”的思想;把教学价值取向从整齐划一转变为有机的自我体验与自我实现。教学的意义除了感知、记忆、理解等获得性取向外,还有兴趣、愿望、情感等体验性标识。我们的游戏倡导幼儿自由活动,投入地参与,用思维、创造、发展来获取快乐,这种享受外化为形——幼儿的表情,内化于心——幼儿的好奇。

比如,我们按照幼儿富有个性的建议布置游戏化的园区。底层,把水乡特色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凸显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二层,倡导幼儿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运用幼儿制作的中式卷轴的方式展示“纸趣”;三层,用动漫卡通形象再现幼儿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人物,鼓励幼儿讲一讲,演一演。另外,将攀爬营镶入其中,假山、城堡、软梯、绳索、安装在墙上的轮胎一应俱全;开心农庄毗邻而建,孩子们仿造了推磨、独轮车、箩筐,开设了营养厨房,锅碗瓢盆等设备在幼儿们的布置下,有序装扮,袖珍厨房随时可以为客人开伙。个性化的游戏形式,点燃了幼儿活动的热情,启迪了幼儿生活的智慧。

我们认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是褪去游戏的工具特质,让每个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关注与肯定,借助于游戏的方式给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这一过程是孩子实现自我的路径选择,应该是浸润式的试探前行,而非成人的主观臆断与随意料想。

二、在解放性游戏中舒展儿童

如果说个性化游戏是幼儿精神的需要,那么,解放性游戏则是儿童感官的需要。现代教育研究发现,游戏要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幼儿直接的操作需要,让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直接活动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去除一切限制幼儿思维的阻碍,鼓励他们敢于探索、想象、创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观察性试验游戏,让幼儿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尝试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与收获;给幼儿充裕的时空,让他们自由言说,交流自己的游戏感想。将幼儿的活动空间从教室拓展到户外,在大自然中建构开放化的课程体系。

比如,我们这儿有着天然的田园资源。夏天,我们常常和幼儿一起走出去“听鸣”,根据鸣叫声寻找动物的栖身之处,并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判断是哪一种动物发出的,还可以自主模仿动物的鸣叫等等。秋天,我们开展了系列化的收获游戏,挖花生、刨红薯、剥玉米,择菜、洗淘、蒸煮。在活动中渗透、学习用餐的礼仪,让幼儿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角色。除了多方面开展面向自然回归性游戏外,我们将植物种植、变废为宝等专题也纳入到游戏课程中,使得游戏与幼儿的思想、语言、肢体的解放,实现自然嫁接联姻。

解放性游戏以解放幼儿的感观为特征,其中每一方面的解放不是独立存在的。幼儿各种感观的解放是综合进行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手脑并用,望闻问切,说的都是这样的道理。只有解放了幼儿的身心,个体综合素养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在自发式游戏中成就儿童

实践研究表明,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归自我,其价值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自我内教育程度上。个体的自省是促其成长的内因,也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幼儿自发性游戏课程是以自我经验为基础的,将游戏中与他人、环境等诸方面的交互作用发展为游戏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生成性游戏。教师要给幼儿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借助于多功能、多变性的自然物、替代物,给幼儿提供创编多彩游戏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要给予幼儿充裕的游戏空间与时间,让每个幼儿有深刻的游戏体验和感受,有自我创造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自我选择游戏的材料、同伴、方式。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可以由幼儿自主决定。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指导要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发挥隐性作用,要不改变游戏的主客体关系,让教师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借助于多元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懂得自尊,学会自信,形成健康、独立的个性品质。我们幼儿园着力于加强幼儿的交往技能和游戏水平,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搭建平台。我们在园内的游戏区域经常采取混班混龄的方式,借助幼儿群体中的骨干力量,鼓励孩子们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创编、试玩等活动,追求同质性共生,同时,也要让部分低龄幼儿参与到创编游戏活动中,调动其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过程的调控,放大幼儿在游戏中的作用,为不拘一格的游戏新玩法埋下种子,为异质性共生提供可能。幼儿在不断的挑战中逐渐乐意与同伴交流,发挥出个体的力量,品尝到交往的乐趣。

总之,课程游戏化,需要我们将幼儿耳熟能详的物件加工、修饰后,形成游戏场所,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创意氛围,为游戏课程奠定物质基础;游戏材料的选择要兼顾功能的多元化,让幼儿结合自身爱好选择与组合,凸显游戏的创造性,满足幼儿诸方面游戏能力发展的需要;游戏设计要鼓励幼儿在自主建构中体验,在主动创造中完善,在同伴互助中创新。事实证明,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幼儿是资源的搜集者、建设者、利用者,他们是游戏的行动者,更是游戏的设计者。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