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粒好奇的种子都发芽

2018-04-14宋继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种子科学

宋继东

学校就像一片沃土,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在校园肥沃的土地上被呵护着、关爱着,在好奇与探索中慢慢成长。

学校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打造特色课程、挖掘科技资源、开展特色活动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打造特色课程 培育科学素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人才的需求,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童心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更加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1.设置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科技课程

基础通修课程,以国家科学课程为主体,以最完整的课程安排为学生成长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保持普及课程的格局,以10%的课时量设计并实施了“趣味实验”校本课程。

兴趣选修课程,按照学生发展规律,为不同年段学生开设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实现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以思维培养为主线,涵盖3-6年级学生的“科学盒子”、木工房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知识技术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度研修课程,突出多學科的综合运用。我们在三年级开设了设计思维养成课程,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与系统思维。这门课程系统融入了艺术、历史、工程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充分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大设计”与面向未来教育理念的结合。学校还引进香港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团队,开展了“小小紫禁城”课程,以“紫禁城文化”为载体,研究相关的自然、天文、地理、建筑、工艺制造等内容,让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体验。

2.实现分层体验的科技活动

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喜爱科技,必须要给予学生丰富的活动体验。在学校整体的分层次科技教育体系下,学生科技活动按照普及—专项—综合三个层次展开。

博识活动。以学校春秋季实践活动为载体,每年开展全员参与的“走进自然”“走进博物馆”两大系列博识活动,让学生获得书本外的博识体验。

研学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部分年级参加中科院“科学盒子”专项小课题研究活动。从天文、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电子与信息技术、创意与发明五个领域,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专项研究性学习活动。

综合科考。组织学生走出去,投身到自然或社会的真实情境中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实践活动。以某地自然、历史、人文、科研资源为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系列综合科考活动,如“西山森林公园探秘”“京津冀天文探索”。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跨学科沟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充分挖掘资源,百名科学家走进校园

学校定期安排科学家来校讲科学课。2017年的科技节,我们开展了“百名科学家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种子萌芽 享受满满收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生的成长,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科技社团,一年一度的科学“秀”活动,都融入了学生与教师的智慧与汗水,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看着那一粒粒好奇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也享受着这份收获。

2017年的暑假,学校学生参加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承小小心愿,扬中华之美”二十四节气的标识创意设计活动,获得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和组委会特别大奖。2017年9月23日,学校学生与国际设计大师共同走上了国际设计周,教师与学生一起登上了中华世纪坛的颁奖舞台。

学生将计算机技术融入二十四节气的设计,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科学借鉴了科技的成果,而科技又把科学的壮美展露于世。这是“小种子们”的探索。

天马行空的想象不会停止,科学的种子正在萌芽!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种子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桃种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可怜的种子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