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自主发展的学校生态

2018-04-14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书院学院评价

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学校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八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营造了跨年级、多元选择、自主合作的校园生态,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也随之逐步展开。

保障多元发展,实行学院制

学校设立四大学院——行知学院、元培学院、博雅学院、道尔顿学院。不同学院提供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科类课程。各学院教师同时担任本学院学生导师,每位导师带15名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五大中心——视觉与表演艺术中心、运动与健康教育中心、信息与通用技术中心、实践与体验学习中心、心理与升学辅导中心,面向所有学院为学生提供体育、艺术、技术、综合实践等活动类课程。

行知学院包含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以提供国家四大学科领域类课程为主,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选修的形式实现文理不同方向的选择。

元培学院包含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题项目基地,强调深入学习、批判性思维及跨学科视野。课程设置上进一步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与差异性。学生需要接受并有能力驾驭高度自主化的探究学习方式,在建构个人学科多元视野下,发展某一领域的专长并为之持续努力。

博雅学院包含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项目基地,强调个性发展。学生不参加国内高考,以出国留学为方向。

道尔顿学院包含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是学校对外教育合作开放交流的基地。学院借鉴Dalton制的模式,以Lab、Assignment、House三项做法为基础,推行liberal arts education,小班化(15人以内)教学,双语文(中英文)学习。

传承自治文化,实行书院制

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关注并解决身边公共事务的热忱与能力,北大附中借鉴欧美House制与中國古代书院制度,设计并施行了书院制,设立八大书院——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熙敬书院。

书院定性为学生社区、行政实体、自治组织、公共生活群体、传统赛事主体、文化传承载体。依据书院各自特点,书院实行双选制,学生在入学时自主选择书院,书院同时对学生进行选择。

学院与书院是从课程与社区两个不同角度分出的不同实体。作为学生行政组织,书院的意义在于“学生自治”:各书院自行制定章程,依据章程确定管理形式,民主产生管理机构。书院内各项事务均由学生自主管理,每个星期一上午第四节为书院议事会时间。书院开展各具特色的书院活动,形成多样的书院文化。学校为每一书院聘任指导教师,承担引领并指导本书院自治事务运转的任务。

促进自主规划,实现制度化、信息化

五年来,依托基础性的学院制、书院制,学分制、学段制、免修自修制度、走班制、选课制、专业教室制、评优申请制、各类双选制、校历制加循环课表制、学长制、项目制等制度也愈加成熟。制度化不仅保障了学生们拥有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权,还使学生有机会依据校内各项制度进行跨年级自主管理与规划。

为满足以上制度化要求和教学模式变化而定制搭建的各类信息化平台,既使得各级管理数据愈加公开公正,更因强大的互动性给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及校园生态建设提供了可能。

围绕北大附中办学理念而建立的系统平台能够帮助学校合理分配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支撑起走班模式下的学生学习管理、成绩管理、德育管理、活动管理,将每一个管理模块与学生的评价结合,形成完善的学生档案。此外,平台还应该为改革项目的不断深入提供数据反馈,帮助学校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

1.资源分配

统一用户认证平台。系统在底层搭建了一个方便集成今后各个模块的可拓展平台,支持Cas及Aouth等主流协议,方便今后引入更多系统平台时的数据交换与留存。

排课系统。排课系统应当考虑如何最大化体现学生的意愿和自主发展的目标。为此,北大附中采取“选课-排课-选课”模式,首先利用信息化平台系统进行学生选课的志愿调研,统筹总体课程规划,接着由教师申报课程,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匹配进行排课。系统支持学校不同学科采取不同排课方式的基本要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系统自动计算学生荣誉课程(高阶)需求,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进行排课。而文科选修、艺术、技术、体育则会依据上课时间、上课场地等限制条件进行走班制分类排课。由于北大附中采取跨年级的学院制管理模式,系统还支持了多个年级混合排课走班的需求。排课时,只需要录入基础数据,系统即可排出课表。教务老师有充分的自主权对课表进行调整,系统将自动检验排课规则,避免课程冲突,最终产生一张个性化的课表。排课结束后,系统将留存所有的排课信息,并自动形成当前学段的课程库,为课程分配编号,做到上百个教学班“走而不乱”。

选课系统。排课结束后,数据从课程库对接进入选课系统,每一个课程根据学校的课程手册设置清晰的选课权限,具有相关权限的学生可以在平台内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形成“一人一张课表”。由于北大附中全面实施自由选课,选课时如何避免学生争抢资源,形成良好的选课机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学校选取的平台创新性地采取意愿点机制来解决这一难题。每个学生在选课之初会被分配一定数量的意愿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分配给不同的课程,系统将根据意愿点分配的多少来决定一个课程的学生名单。学生有时间通过查看课程简介、思考课程内容慎重地做出选择。同时,平台为学校积累了非常有效的数据,通过学生选课的结果,可以看出哪些课程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以便学校及时对课程做出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2.日常管理

线上考勤。系统内置考勤与请假模块。教师在上课前可以通过手机或班级电脑对学生进行考勤标记,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上请假。所有教师的考勤情况、学生的出勤情况、请假信息都会有相配套的统计与记录。如今,北大附中已经实现全校在线考勤常态化。

过程性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再由最终考试的结果决定,而是通过日常的作业、小测、实验报告等逐步积累而来,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将对应这一条评价内容。为了让过程性评价有效落实,系统做了如下创新设计。

过评模板:系统采集了学校优质过评模板,教师们可以直接参考借鉴,充分发挥项目合作双方的优势。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模块进行丰富的配置,所有模块在最后的总评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可以自主决定每一个模块所占的权重。

统计分析:对于每一项过程性评价,系统会产生自动化的分析,包括同一教师不同平行班之间的数据对比、学生的排名分布、学生学习趋势分析等,帮助师生分析自身优势与问题。

主客观结合:每一次过评的发布不仅仅有简单的分数,还可附加教师鼓励性的主观点评,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在发布过评的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回答问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反馈,教师能够根据该反馈再进行反馈,让评价帮助师生共同提升。

自主反馈:系统支持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或课堂纪律、综合素养等做出自评,并提交给任课教师。对于教师发布的成绩,学生可以主动反馈对本次成绩的心得和感想,以便教师及时优化授课方式。

多渠道通知。系统引入了多渠道的通知系统,可利用站内信、短信、邮箱及微信的方式将通知准时送达。

基于数据共享的导师协作。通过系统,学校可以设定自己的德育评价指标,导师也可以设定对自己学生的评价维度,如核心素养、德育要求等。所有教师都可以对所授課的学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导师们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学生的所有信息,还能看到其他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基于系统数据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约谈。

3.数据反馈

体系化的学分管理。系统具有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为每一门课程自定义总评标准,并最终转换成标准的GPA体系,系统为学生自动生成学分总量。

目标规划体系。通过学分的管理,形成学生的目标体系。根据每一个学生选修了什么课程、每门课程成绩,以及该门课程教师的评价,分析该名学生在哪些方面及素养上得分更高,帮助学生对未来发展及人生规划进行思考。

智能周报。系统会通过家长周报的方式把数据分享给学生家长,家长可以查看学生的本周表现、出勤情况、成绩趋势、教师评语等,实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还可以在周报中向学校提交反馈,让学校了解家长的疑惑或建议。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书院学院评价
初等教育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白鹿洞书院记
学院掠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