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彩瓷器

2018-04-13王丽恒刘菲菲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彩瓷博物广州

◆ 王丽恒 刘菲菲(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又叫“广州织金彩瓷”,深受西方各国喜爱和欣赏。

广彩的生产始于清朝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广彩”瓷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广东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所具有的条件,广彩远销西欧,得到各国皇家、贵族等上层人士的赏识,成为必备的装饰与日常用瓷。造型、纹饰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但装饰内容极富中国特色,喜饰花卉、山水、写实庭院景色,乃至清装人物等。现按时间阶段对广彩加以介绍。

一、外销促成的产生阶段

1684年(清朝康熙二十三年),随着对外政策放开,来华的外国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重华瓷,在广州进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这个时期是广彩的产生阶段,艺人、颜料、瓷器都来自江西景德镇,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广彩的特色不太明显,这一阶段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

二、特色初具的形成阶段

约在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已有记载,主要的颜色有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使广彩瓷像换新装一样,多姿多彩。在画面上除参考传统绘画外,仿造西洋画法或按来样加工已逐渐成为广彩特有的制作风格。

三、绚彩华丽的成熟阶段

清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达到了成熟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工艺,又吸收欧美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构图丰满、繁而不乱。颜料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花式设计从零碎、分散、独立的纹样组合,逐渐完整起来,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构图的批量或整套生产。

图1 广彩人物纹茶匙盘(清·乾隆)

图2 广彩花卉纹章纹咖啡杯(清·乾隆)

四、文人画家与广彩

清末至民国初年,由于画家的参与,使得广彩创新并出现一批新彩绘组织,如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画家高剑父、陈树人等创办的广东博物商会,在广州河南宝岗附近的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内,开设了绘画和彩瓷艺术室,后又合股建立了“广东博物商会”,他们一面从事彩瓷的研究和生产,一面从事革命活动。如高奇峰、潘冷残、陈树人合画的“冷月栖篁”盘,据说是“奇峰画雀,冷残画竹,而陈树人补冰轮”,是件十分难得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纪念物。

图3  广彩群鹿纹圆瓷版 高剑僧

五、色彩斑斓的现代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从香港、澳门和广州参加祖国建设的—批广彩技术人员和内地的技术人员共六十余人组织起来,成立广彩加工厂,后又改为“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产品全部外销。改革开放前期,广彩厂步入欣欣向荣的大好时期,1985年广州彩瓷厂与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广州织金彩瓷三百年名瓷展”,展出广彩历代精品。新时期的广彩,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多重性装饰,色上色、色上描金、堆彩、堆金、多种色地描花等都是创新的新技法。20世纪90年代,新彩瓷工艺得到广泛使用,国营、集体、私营、合资、外资等各种体制的广彩厂建立,彩瓷事业空前繁荣,市场既外销也内销。同时涌现了一批主要有许恩福、张兆棠、翟惠玲等为代表的现代广彩艺术大师。

2008年,广彩入围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有利于对广彩瓷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而当今的广彩,也不断地从国内外的其他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图4  广彩“宴会瓷”

猜你喜欢

彩瓷博物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漏痕彩瓷作品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