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动画教学中视觉表现形式的局限与拓展

2018-04-13廖向荣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三维动画表现形式动画

◆廖向荣(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国内各院校的实验动画教学正在如火如荼之中。

近二十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之下,我国的动画产业突飞猛进,实现了产业产量的翻几番。行业的发展带来人才的需求,催生了各院校动画专业,为动画公司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行业的繁荣并未带来动画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动画学派”的复兴遥遥无期。相反,在迪斯尼、好莱坞和日本动画的影响下,在市场实际需求的主导之下,为求生存的公司做出了妥协,出现了大量模仿国外主流商业动画风格的作品,甚至还有过于模仿乃至抄袭导致侵权的案例。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高等院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以就业率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偏重技术的教学,忽略学生自身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学生擅长模仿,缺乏个性化思维,难以创作出有内涵的作品,并不能解决动画专业急缺专业人才的事实。院校开始反思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性。由于实验动画以广泛的创意为主,重视作品内涵,提倡原创思维,因此,实验动画专业方向成为各院校动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实验动画在动画艺术技巧、形式、媒介、表现形式等方面去体现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观念意识,从而在形式及内涵上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意识。实验动画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追求独特的内涵意义,将实验动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必定强调具先锋性与独创性。从历年的动画毕业创作中看,实验动画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题材的匮乏、表现形式的僵化、呈现形式的单一化,等等。本文尝试从视觉表现形式上谈谈实验动画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可拓展的手段。

一、充分发挥实验动画的材料特性

视觉表现形式指动画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包括动画制作的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视觉美感和动画最终的呈现形式。视觉表现形式是动画创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实验动画的重要组成因素,动画从诞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拓展表现的方式。从实验动画的发展来看,视觉表现形式是艺术家不遗余力进行创意实验体现的,因此形成各种独特的风格。从早期的手翻书到传统的二维动画,从逐格拍摄的偶动画、粘土动画到三维动画,从针幕动画、沙土动画到新媒体动画,艺术家通过探索材料动画的艺术语言,把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动画实验艺术家在探索中发现了很多动画制作材料和制作技巧。按照制作材料的类别,可以总结为手绘动画、三维动画和定格动画。手绘动画包含了传统手绘和电脑绘制动画,两者区别在于工具的不同。三维动画指用电脑三维软件制作的动画,逐渐成为主流制作手段。定格动画则范围广泛,包括了所有能想到的材料都可以基于动画基本原理动起来。

梦幻之盒(一) 三维动画静帧 廖向荣

梦幻之盒(二) 三维动画静帧 廖向荣

从国内实验动画的教学成果来看,二维动画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三维动画以其方便的工作流程、灵活的镜头运用、逼真的效果等特性也受到创作者的喜爱,定格动画方面则只有甚少一部分作品。在制作工具上,电脑动画占了绝大部分。在具体风格上,创作的手段依然没有从日本动画、欧美动画等商业动画的影响中走出来,二维动画以勾线平涂为主,三维动画追求逼真写实,实验动画的实验精神没有充分发挥。仔细观看世界上实验动画大师的作品,会发现动画表现形式广泛而多样,有些表现形式成就了一个动画师的风格,甚至因为影响重大而成为一个流派。比如我国60年代蜚声国际的“中国动画学派“,以中国水墨动画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动画学派,为节省成本而选择减少绘制张数,简化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有限动画美学风格。动画的制作材料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包含自身的美感,有独特的质感和细节,运动过程中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力,这些是使用电脑工具所不能模拟的。捷克动画大师尚·史云梅耶就是一个混合材料运用大师。其代表作《对话的维度》中,玩具、纸片、食物、石块、泥土、工具、日常用品都成了动画中材料,作品通常带有深刻的寓意,充满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色彩风格。

在当前的技术之下,电脑具有强大的制作功能、便利的制作流程、不俗的表现能力,成为广大动画制作者的主要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电脑制作工具的过分依赖,忽略了其他表现形式,容易使我们的作品表现形式同质而简化,阻碍了实验动画的探索。

梦幻之盒(三) 三维动画静帧 廖向荣

梦幻之盒(四) 三维动画静帧 廖向荣

二、主动拓展动画的呈现方式

实验动画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视觉表现形式是动画制作完成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方式。说到呈现方式,可能很多作者都没有考虑过,理所当然认为动画就是在单一屏幕上播放。其实,在电影诞生之前,在动画的萌芽阶段,动画的呈现方式就是多样的。譬如十六世纪出现的手翻书、十七世纪出现的“魔术幻灯”,以及中国唐代发明的皮影戏,都是关于视觉残留现象的实验。1873年,(EadweardMuybridge)发明了电影史上“第一台动态影像放映机”,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机”,并播放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宣告了电影的诞生。由于电影机能更好的体现视觉残留现象,更易于携带和传播,带给观众更细腻的视觉体验,因此,单一屏幕的播放方式便成了电影与动画的主要呈现形式。长久以来,它导致了广大学生理所当然的固化思维,失去探索的动力。

单一屏幕呈现方式并不是最合适的观看模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商业应用方面来看,新的呈现方式的探索从没有停止。从红蓝眼镜的立体电影,到光学立体电影,乃至近几年非常热门的VR电影,以及游戏的AR、MR等技术的运用,显示了人们对单一屏幕呈现方式的不满足。在实验动画领域,同样存在着许多实践。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谭力勤先生,一直致力于数码动画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锈脸》系列通过多部显示器组合呈现,探讨人类精神、肉体的腐蚀与自身行为的关联。谭力勤先生还将动画作品与实物展品相结合,在作品《数码原始》中,他把三维互动动画和中国农业工具结合起来,诠释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农耕时代文化。

呈现方式是一个技术问题,跟新媒体技术的结合是打破单一屏幕呈现方式的约束的一个方法。如今,多屏幕显示的技术已经是很普通的技术,投影设备、显示设备也是司空见惯的设备。VR、AR、MR技术正在发展之中,另外,还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力量,结合互动技术,改变人们观看动画的固有习惯,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给实验动画带来新的生命力。

结语:

在实验动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一些好创意往往无法实现。但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实验动画的创作不应拘泥于现有的视觉表现形式,创作者应带着批判的态度,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融合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创造,实行各种材料的“优势互补”,“不择手段”地做好实验动画创作。只有充分思考科技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各种可能,保持思维的清醒和创作的激情,不落入科技的舒适圈。

参考文献:

[1]叶佑天.让“实验”成为中国原创动画的日常语言——动画艺术短片浅解[J].大众文艺,2011.17.

[2]蹇忠静.实验动画创作理念与媒介的探讨——当代中国动画的艺术性探索[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

[3]王筱竹.实验动画艺术语言研究[D].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三维动画表现形式动画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水墨画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我是动画迷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让三维动画走进幼儿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