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8-04-12辽宁省阜蒙县大板镇政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123122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肠绒毛产房流行性

辽宁省阜蒙县大板镇政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123122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倾向于圆形,直径约95~190nm。大多数病毒粒子有一个电子不透明的中央区,顶端膨大的纤突长18~23nm,从核衣壳向外呈放射状排列。该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该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约为15%~90%。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和交通工具等继续传染,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寒冷的季节。

2 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通过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的复制是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进行,其他脏器内未发现病毒增殖。由于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细胞器的损伤,继而出现细胞功能障碍。肠绒毛萎缩,造成了吸收表面积减少,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减少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这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属于渗透性腹泻。严重腹泻引起脱水,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3 症状及诊断方法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采食和吃奶后,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组织学变化,可见空肠段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表皮脱落,肠绒毛显著萎缩。

4 预防措施

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同时加入适量维生素。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和保育舍。大环境配怀舍的温度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一周为23℃、分娩第一周为25℃,以后每周降温2℃,保育舍第一周28℃,以后每周降温2℃,直至降温至22℃为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控制,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温2℃。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定期做猪场保健,全场猪群每月进行一次同步保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母猪分娩后的3天保健和对仔猪的3针保健,可选用高热金针先注射液,母猪产仔当天注射10~20mL/头。如果有感染者,产后3天再注射10~20mL/头。仔猪3针保健即出生后的3天、7天和21天分别肌注0.5mL、0.5mL和1mL。种猪群紧急接种胃流二联苗或胃流轮三联苗,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封锁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封锁。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和保护易感猪群的做法。

5 治疗方法

对8~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诺氟沙星,温热至39℃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5次,以确保不脱水为原则。对病猪必须严格隔离,避免扩散,同时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推荐方案为高热金针+刀豆素,5天后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该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参考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办法。在该病流行地区可对怀孕母猪在分娩前2周,以病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进行人工感染,以刺激其产生乳源抗体,降低该病在猪场中的发病率。我国已研制出PEDV甲醛氢氧化铝灭活疫苗,保护率达85%,可用于预防该病。还研制出PEDV和TGE二联灭活苗,这两种疫苗免疫妊娠母猪,乳猪通过初乳获得保护,在发病猪场断奶时免疫接种仔猪可降低这两种病的发病率。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价苗。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接种疫苗,可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白细胞干扰素2000~3000国际单位,每天1~2次皮下注射。口服补液盐溶液100~200mL一次口服。盐酸山莨菪碱仔猪5mL、大猪20mL,每天一次后海穴注射。应用抗生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

猜你喜欢

肠绒毛产房流行性
呵护肠绒毛 生活更健康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AC34单丁/丙酸甘油酯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流行性感冒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