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7N9流感病毒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2018-04-12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100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养禽活禽人用

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10036

1 病原学研究

H7N9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外有囊膜,单股负链RNA基因组有8个片段。根据囊膜上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分为18种HA亚型和11种NA亚型,任何一对HA和NA可以组合成一个亚型。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和变异能力。2013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陈化兰研究团队研究提出,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病毒高度同源,是不同来源病毒的重组,其受体结合位点获得了部分人流感病毒特征的突变,可能与对人的感染和致死力有关。2014年,香港大学研究揭示了H7N9病毒传染力强的主要原因:其基因有多类型的适应性变异,使其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繁殖,因而感染人的能力高于其他流感病毒。2017年2月,中国疾控中心从广东省人感染H7N9病例中分离病毒株的测序结果显示,其HA裂解位点插入了多个碱性氨基酸,提示病毒开始变异为高致病性。资料显示,2016~2017年初,在我国出现的第5次H7N9流感暴发高峰比以前更严重,发病时间早,发病率高,而且出现了耐药性突变和毒力增加的情况。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专业杂志发表《HumanInfection with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H7N9)Virus》,分析了H7N9变异病毒的分子特征,揭秘了导致人感染死亡的高致病性H7N9变异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包括病毒的NA发生一个突变,使其对目前的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金刚烷胺)产生了耐药性。

2 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简称中国动卫中心)于2014~2016年对华东地区某市活禽市场开展2年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该市禽流感病毒污染面较广,94%的市场存在流感病毒污染;H9N2病毒感染率较高,样品阳性率为23%,场点阳性率为94%;H7N9病毒感染率经历了一个升降过程,2015年上半年达到高峰,后显著降低;农贸市场的H7N9病毒分离率显著高于批发市场。

根据对2017年1~4月份全国家禽H7N9的监测数据分析,各级兽医实验室监测样品约136万份,其中血清学样品约87万份,检出阳性样品约0.31万份,阳性率0.35%;病原学样品约38万份,检出19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0.05%。所有血清学阳性样品中,来自养禽场(户)的0.26万份,占86%;来自活禽批发和交易市场的431份,占14%。所有病原学阳性样品192份中,来自养禽场(户)的样品仅22份,占13%;而来自活禽批发交易市场的155份,占87%。血清学阳性样品大部分来自养禽场(户),不同于前几年大部分阳性样品来自于交易环节的情况。

3 疫苗研究

我国于2013年在世界上首个分离H7N9病毒后立即启动了疫苗研发工程。2015年中国动卫中心研究人员提出新的疫苗策略,探索用鸭体内分离的H7N3禽流感病毒作为疫苗 “种子”,生产人用H7N9活疫苗,他们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了安全的重组病毒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毒株有可能成为候选人用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能更好地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等优点。上海市于2016年启动了H7N9流感基因疫苗的研制,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率。人用基因疫苗已经基本研制成功,同时开始研制专门的治疗用抗体。2017年5月,国际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黑猩猩型腺病毒为载体,设计了新型人用H7N9流感疫苗,可在小鼠及豚鼠体内诱导出高强度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实验组免疫小鼠全部都可抵挡致死剂量H7N9病毒的攻击感染,这款疫苗也很有可能成为新型人用H7N9流感疫苗。

由于近年来H7N9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巨大,导致产生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广大养殖户强烈呼吁禽用H7N9疫苗的使用。2018年前,我国就已研发出禽用H7N9疫苗,从社会经济等因素考虑,暂时没有批准生产使用。面对我国人和家禽H7N9疫情的发展趋势,农业部最终于2018年2月正式决定将H7N9纳入强制免疫范围。目前,全国约有7家企业获准生产禽用H7亚型疫苗。

4 形势分析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5年曾把我国浙江省报告的当年7月以来的首次两人感染病例认定为全球第四波H7N9禽流感的开端,由于当时H7N9感染对家禽几乎不出现明显症状,因而病毒在禽群中得以繁衍。联合国粮农组织及相关研究机构多年研究发现,东南亚地区各国养禽业缺乏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从而加剧了禽流感局势的恶化。活禽市场内家禽之间的密切接触和诸多因素使得病毒能够在家禽中传播蔓延,并偶尔感染人类。在某些公布的人感染H7N9病例中,死亡率约为40%。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我国内地25个省共报告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1400多例,其中580多例死亡。对于养禽业和人类健康来说,H7N9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提倡高度重视实施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这也是最有效和最科学的防控手段。

5 防控措施

我国各级兽医部门狠抓H7N9流感防治工作,不断强化强制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活禽市场1110制度(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普及H7N9流感防控和禽类产品消费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随着H7N9强制免疫的全面实施,其威胁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家禽养殖、防疫及销售等方面也需要不断调整思路。各级动物疫控和卫生监督机构要督促和指导养禽企业认真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消毒以及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管理,净化活禽交易市场,严格规范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养禽业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养禽活禽人用
天空低了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玫瑰基地里种草养禽
湖南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人用初心使命铸就的历史丰碑
MARKETS MOST FOWL
一棵树
如何防止养禽免疫失败
养禽场防止免疫失败的几项措施
上海大年初一起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活禽的检疫管理及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