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IO模式下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2018-04-11刘沛津彭莉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工程实验

杨 婷, 刘沛津, 彭莉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西安 710055)

0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已成为高等工科教育中必要的实践环节之一[1]。工科学生必须跟上电子技术发展的步伐,增强工科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2]。

CDIO教育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最新发展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强调扎实的基础和完成项目的综合能力[3-5]。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实践环节要求是,学生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这两点不谋而合。近年来,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有关本科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推动研究生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意见和精神,作者所在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工程,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教学工作的目标。电子技术实验作为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革新,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CDIO模式下,在学校激励政策的引导下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国际化工程师要求的电子工程师。

1 传统教学模式

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和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6-7]。CDIO核心是让学生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学生通过项目构思设计以及实施运作,能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合作[8-12]。而电子技术作为很重要的服务性学科,支撑各学科建设及发展,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多个学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高校传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随理论课程进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模式。

1.1 传统随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

对于所有工科非电类学生,传统随电子技术课程进行的实验,教学内容一致,教材统一,实验教学大纲一致,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受基础性学科限制,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综合性为主,设计性和创新性很少;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通过讲授、演示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实验考核多以实验报告为主,实践教学成果不突出,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1.2 不同专业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模式

改革了传统随课程进行的实验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特色开设不同实验内容,解决了电子技术适应不同专业,服务于各学科的重要性。对于电类专业,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可编程控制器技术、EDA等多门课程内容相互融合,独立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对于工科非电类专业,突出电子技术对各专业学科的技术支撑,结合各专业特色开设独立实验课程。相比传统教学,实验内容多层次多样化,实验考核以实验报告+技能测试为主,但实验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学生难以与工程实际结合,脱离社会及企业对工程师的要求。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体性、过程性的认识,难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全面检验,更谈不上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基于CDIO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实验技能、综合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推进工程教育的最基本实验教学环节之一。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标准为准则,不断探索与革新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图1为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该实验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CDIO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8],体现了不同年纪、不同对象、不同等级、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CDIO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其中,基础技能级面向大一新生,主要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训练级面向大二学生,主要锻炼综合技能;专业实训级面向大三学生,主要培养电子技术应用于各专业的技能;工程应用级面向大四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工程意识。为了实现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环境及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

图1 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

2.1 教学内容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CDIO模式,电子技术实验项目设置体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内容设置分为三类,分别是创新性、竞赛性、学科前沿及自主选题型。创新性项目主要依托电子课程设计选题,其目的是让课程设计具体化、实施化,达到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目标;竞赛性主要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为导向,给学生提供一个切实的平台;学科前沿及自主选题型主要依托结合专业特色的科研项目、CDIO主题思想的项目等,主要目的是提供给教师一个学科平台,为各学科学生建立一个联系的平台。电子技术创新性项目设置如图2所示。

2.2 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手段采取项目式教学,按照产品和项目开发的整个周期进行实施,包括产品项目的构思方案、设计原理、计算机仿真测试、产品选材、制作、调试、运行、测试等环节。在整个项目式教学过程中,遵从 “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协调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电子技术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选取合理的工程性项目、制定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主体,项目选定后组队进行实验。下面以“数字电子秒表”为例,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

图2电子技术实验项目设置

(1) 项目构思阶段。查找资料、选定方案、优化内容。数字电子秒表项目选定后,学生分别查找组成电子秒表的基础资料,包括RS触发器、555单稳态触发器、74LS90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然后组队进行讨论交流、选定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 项目设计阶段。原理设计、仿真测试、参数整定。教师对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学生设计电子秒表原理图,利用Multisim、电子电路实训软件进行仿真测试。教师对设计原理进行核查,确保设计正确合理,在此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意识。

(3) 项目实施阶段。PCB板图设计、PCB制作、焊接、调试、测量等。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元器件,列出清单,制作PCB板、元器件布局、焊接、调试、测量。实施阶段锻炼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 项目运行阶段。作品汇报、项目结题。在数字电子秒表最后阶段,学生需要对此产品进行汇报结题,由教师及学生双方对项目作出评价。

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自主实践,通过在设定的教学项目中,独立或者团队完成项目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各类知识的搜集整理、项目团队的协调沟通、项目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过程及最终评价等。项目教学法把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强调“做中学”,与CDIO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13-14],与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核心理念一致[6-7]。

2.3 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

建立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采用现代工程软件使得学生有更多学习环境进行项目、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设计仿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综合实训室、CDIO主题实验室,作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开放性的电子技术实验平台,自制突出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仪器设备,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图3所示为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自制电子技术仪器,图4所示为电子电路综合仿真实训软件界面。

图3 自制电子技术仪器

图4 电子电路综合仿真实训软件界面

2.4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考试的评价机制,制定一个充分体现项目式教学效果的考核机制。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DIO评价标准从学生实习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15]。

评价机制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分为态度评价、能力评价、团队及创新综合能力评价等。态度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实验的重视度、实践过程中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及能力;能力评价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判断实验故障及处理等;团队及创新综合能力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考核学生工程素质,评价多元化,项目实施的四个环节有各自的权重,且态度评价、能力评价、团队及创新综合能力评价也占有各自的比重,科学的考核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3 结 语

电子技术实验环节作为衔接学生学习与企业生产的重要桥梁之一,其教学模式至关重要,CDIO模式下电子技术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以项目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很好地发挥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4个阶段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技能、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很好地保证了多个专业进行工程教育认证,有利于实现国际化工程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春峰,王艳新,汪静华.基于CDIO的电子技术创新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182-184.

[2]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3]曹海平,管图华.基于CDIO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40-142.

[4]潘晓苹,但果,陈昕,等.基于CDIO理念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400-402.

[5]王茜.以工程系统为导向的实验实践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200-202,243.

[6]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7]刘俊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评析:基于产出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2(5):42-44.

[8]谢爱娟,曹剑瑜,罗世平,等.基于CDIO理念构建“五位一体”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2):56-59

[9]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31(4):15-18.

[10]邢素霞.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DSP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223-225.

[11]李亚兰,王焕友,黄铁铁,等.CDIO理念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J].湘南学院学报,2014(5):93-95,104.

[12]张桂凤,谢子殿,郭明良,等.基于CDIO模式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219-221.

[13]杨启尧,程森,吴豪,等.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6(3):90-92.

[14]刘美华,李建明,屈喜龙,等.基于CDIO项目教学法的电工电子实习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24(4):103-106.

[15]任坤,刘红,杨旭东.CDIO指导下的创新性电工电子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2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工程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子午工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