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本草再考证△

2018-04-11龚文玲詹志来江维克王晓陈科力黄必胜刘大会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本草天麻出版社

龚文玲,詹志来,江维克,王晓,陈科力,黄必胜,刘大会*

(1.湖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3.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4.山东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济南 250014;5.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5)

天麻又名赤箭、鬼督邮等,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味甘、平,归肝经,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1]。天麻是与真菌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为异养型的兰科植物[2]。因此,天麻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由于对天麻植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习性一直不清楚,在古代和近代对天麻的形态及其应用也一直很神秘,历代本草记载也纷繁多样。近几十年来,随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的解决和野生资源的逐步枯竭,天麻药材已全部转为人工栽培,其形态特征和应用也发生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天麻,我们有必要对历代本草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厘清各历史时期天麻的基原、名称、药用部位和炮制加工,为正确用药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品质评价进行总结,为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及优质性评价提供支持。现在前人基础上[3-5]分别对其名称、基原、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品质评价等方面再展开详细考证分析。

1 名称考证

秦汉时期,天麻以“赤箭”为正名,而“离母”和“鬼督邮”为其别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6],其云“赤箭……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麻名称较多;其中《吴普本草》[7]以“鬼督邮”为天麻正名,用“神草”和“阎狗”为别名;《名医别录》[8]和《本草经集注》[9]沿用“赤箭”正名和“离母”、“鬼督邮”的别名;《抱朴子》[10]则以“独摇芝”为正名,而在《雷公炮炙论》[11]中首载“天麻”之名。

隋、唐时期,在《新修本草》[12]中沿用了“赤箭”正名,在《药性论》[13]中则用“赤箭脂”为正名,用“天麻”、“定风草”为别名。

宋朝时期,天麻名称出现混乱:《嘉佑本草》[14]将天麻茎杆称为“赤箭”,《开宝本草》[15]用“天麻”为正名;《本草图经》[16]和《本草衍义》[17]则是将赤箭和天麻分列为两味药,且《本草图经》[16]还根据天麻皮的颜色,将其别称为“白龙皮”;《梦溪笔谈》[18]和《证类本草》[19]等不同意上述本草观点,明确将赤箭和天麻列为一物。

元、明、清时期,本草多以“天麻”为正名,并将天麻苗称为“定风草”(《汤液本草》[20),天麻为赤箭根(《本草衍义补遗》[21);《本草纲目》[22]则将“赤箭”和“天麻”合并为一,并记载“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离母、合离,以根异而名;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和“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还将天麻直接暴干称为羊角天麻,蒸后干燥称为酱瓜天麻。而清《医经允中》[23]和《得配本草》[24]则沿用定风草一名。

民国时期,除沿用“天麻”为正名,还以天麻加工后颜色命名“明天麻”(《中国药学大辞典》[25]《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26]),并根据天麻采收时间,用名冬天麻和春天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用天麻为正名,赤箭为别名,并进一步收载天麻地方名水洋芋和木浦(云南)(1959年版《中药志》[27])、冬彭(藏名)、明天麻(《中药大辞典》[28](1977年))、山土豆(东北)(《中国药材学》[29])“自动草”记载于《湖南药物志》[30]。根据天麻产地不同,又有川天麻、贵天麻、西天麻(陕西天麻)和什路天麻之称。

在宋代以前,天麻多用 “赤箭”为正名;宋代,将天麻分为赤箭和天麻两味药;宋代以后逐步以地下块茎形态描述的“天麻”为正名。同时,根据天麻的性状、地下块茎形态、功效、块茎颜色、采收时间、加工后药材形态、产地和地方俗称有不同别名或商品名。另外,天麻历史上还存在同名异物现象。《本草纲目》[22]指出徐长卿也叫鬼督邮,但并非赤箭;同时指出《本草拾遗》[31]中记载的天麻实为益母草;以及《名医别录》[8]中称“五母麻”,李时珍疑也是益母草的一种。

2 基原考证

2.1 古文献中对天麻的形态学描述

秦、汉时期本草中未提及天麻原植物或药材形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普本草》[7]首次记载天麻地上部分(花茎)形态、颜色及地下部分(地下球茎)形态,云:“茎箭赤无叶,根如芋子”。《抱朴子》[10]云:“其茎大如手指,赤如丹,素叶似苋,其根有大魁如斗,有细者如鸡子十二枚,周绕大根之四方,如十二辰也,相去丈许,皆有细根,如白发以相连”,这一时期本草主要描述的是天麻地上花茎和苞片的形态特征与颜色,及地下球茎的形状与生长发育特征。

隋、唐时期,《新修本草》[12]云:“此芝类,茎似箭竿。赤色,端有花、叶,远看如箭有羽。根、皮、肉汁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去根五六寸,有十馀子卫,似芋。其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稜,中肉如面”。这一时期,增加了天麻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描述,及其地下球茎形态与颜色描述。同现代植物学上天麻的果实、种子及地下球茎的形态特征描述基本一致。

宋、元、明、清时期,《本草图经》[16]云:“赤箭:其苗独茎如箭杆,叶生其端,四月开花,秆、叶俱赤,实似苦楝子……去大魁数尺,皆有细根如白发”和“天麻: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二尺,如箭杆状,青赤色……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皮黄白色”;《药性粗评》[32]云:“…内空,半茎以上有尖叶,贴茎而生,茎端开花成穗,花中有子,如青葙子,至夏不落,叶枯时子方黄熟,其根如黄瓜形”;《本草纲目》[22]云:“其根曝干,肉色坚白,如羊角色,呼羊角天麻;蒸过黄皱如干瓜者,俗呼酱瓜天麻,皆可用者”。这一时期天麻植物学和商品学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逐步明晰,同现代植物学上天麻的植物学和商品学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描述基本一致,并初步描述了天麻共生蜜环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辞典》[25]中明确了天麻拉丁名Gastrodia.Elata.Bl.、科属其无叶绿素特性,并较详细描述了天麻植物学与商品学形态特征,及其寄生特性与生长的生境特征。这一时期还是认为天麻地下块茎为根。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明确了天麻地下部分为块茎,但对同天麻共生的蜜环菌菌丝认识还不清晰,如1959年版《中药志》[27]记载“可见数行不甚明显的须根痕排列成环”和1977年版《中药大辞典》[28]记载“除去地上茎及须根”,即认为天麻有主根和须根。20世纪70年代末,天麻的植物学形态才逐步清晰。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记载天麻药材的基原比较明确,即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只是由于天麻植物形态(无根无叶)和生活习性特殊(同蜜环菌共生),受限于当时对天麻植物学形态认知的局限性,对天麻地上、地下部位定义同近代植物学稍有差异。错误地认为天麻地下块茎为根,地上花茎为茎杆和天麻花茎膜质鳞片或顶端花序的苞片为叶片,天麻母麻前端生长的大箭麻为大根,周边小箭麻和白麻为小根,有12根,与其缠绕共生的蜜环菌根状菌索为细根。

另外,历代本草均描述天麻花茎、花、果实颜色均为赤色、赤红色或黄赤色;现代研究发现,天麻花茎不仅有赤红色,还有灰棕色、绿色、黄色等。周铉[2]则根据天麻花茎、花的颜色,将天麻又分为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黄天麻和松天麻共5个变型,其中红天麻和乌天麻是天麻商品药材主要来源,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域差异较大,记载的天麻各变型及其主要植物与药材商品学差异见表1。

表1 五种天麻变型外观形态特征和分布地域

2.2 历代药图的证据

历代本草药图也因对天麻植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习性认知的局限性,描绘不准确,仅《本草图经》[16]和《三才图会》[33]中的天麻图(图1中B和D)同现代红天麻植物描绘(图1中F)最接近,K图是现在所描绘的天麻。从B、D图可以清晰看出红天麻独秆花茎,顶端箭羽状的总状花穗,横生的长圆柱形地下球茎和球茎上环纹节;但两图均缺少花杆茎节的鞘状鳞片,花朵下披针形花苞片,且B图球茎顶端过度向内弯曲,D图球茎顶端鳞片过大、过多。而其余图片中有的未描绘出天麻花穗,且天麻花茎节的鞘状鳞片过大或过多;有的在花穗下有小叶或托叶或基生叶,花梗过长过粗,地下部描绘成多个头部相连的块根,并有须根,同现代天麻形态差异太大,实是小白麻在母麻尾部与蜜环菌根状菌索相连;而H图对天麻的球茎描绘同现天麻药材学特性较接近,但天麻多为上宽下窄,与此图描绘有差异。

A、B、C分别为《本草图经》[16]的“邵州天麻”、“赤箭”和“兖州赤箭”;D.《三才图会》 [33]中的“赤箭”;E、F分别为《本草蒙筌》[34]中的“天麻”和“赤箭”;G.《本草纲目》[23]中的“赤箭天麻”;H.《本草原始》[35]的“天麻”;I.《植物名实图考》[36]中的“兖州赤箭”和“赤箭”;K.《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8]的“赤箭”。图1 不同本草著作中的天麻图绘

3 入药部位考证

秦汉时期说明了天麻的功效主治、生境(即山谷),但未提及其药用部位。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7]始载天麻的入药部位为地下球茎,曰:“采根,日干”。后续本草多沿用该记载,宋、元时期和明初将赤箭和天麻分为两味药,因而认为赤箭药用是苗(花茎),天麻药用的是地下球茎,如《本草图经》[16]云“……今三月、四月采苗,七月、八月九月采根……”,寇宗奭《本草衍义》[17]记载“赤箭,天麻苗也。然与天麻治疗不同,故后人分之为二”,《本草品汇精要》[38]记载“赤箭,春初生苗……用茎。”和“天麻,根白而明净者为好”。明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23]将天麻和赤箭合并,认为天麻花茎和地下球茎均可入药,其引沈括《笔谈》[18]云∶“《神农本草》明言赤箭采根,后人谓其根如箭,疑当用茎,盖不然也。……沈公此说虽是,但根、茎并皆可用”。清朝至今,大多记载天麻球茎入药,花茎入药较少。

另,在《图经本草药性总论》[39]中记载“亦取子作饮,去热毒”,提到天麻子可以去热毒,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22]中修正说其实为益母草的种子;其同时也记载“天麻子从茎中落下,俗名还筒子”,并记载其“定风补虚,功同天麻”的功效,且附有方子,在其它古本草未记载。其“定风虚补”功效和是否可作为药用部位,有待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4 采收加工考证

4.1 采收时间考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吴普本草》[7]始载天麻采收时期为“三月四月八月,采根”。农历三、四月为春夏交接季节,此时正是天麻花茎抽薹出土时期,在产区易被发现和采收;八月为秋季树叶变黄季节,也是天麻地下球茎逐步成熟季节,古人在春季留下小苗继续长大成箭麻后采摘。此采摘时期和天麻野外多年生和春夏抽薹开花的生长发育特性是一致的。隋、唐时期未记载天麻采收期,应是沿用了前朝的采收时期。

宋、元时期将赤箭、天麻分成两味药,其采收时期也不一样。《开宝本草》[15]和《证类本草》[19]仅记载一个采收时期,即“五月采根”。《本草图经》[16]在记载赤箭时,云:“今三月、四月采苗,七月、八月、九月采根”;而记载天麻时,云“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内采”,按照天麻生长发育特性,五月为红天麻开花结实季节,此时地下球茎因养分上输到地上部分开花结实,箭麻比较空泡,小白麻又正处在换头时期,采挖会影响小天麻生长,故此时采“根”应不是最佳季节;七月也正是天麻积累养分和膨大的盛期,此时采摘也不适宜;二月和九月天麻箭麻还未抽花茎,此时也是现在天麻最适宜的采摘季节。正如《本草图经》[16]“又按序例云∶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据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以后,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时,气味正完,乃可采耳”。明清时期沿用宋、元时期天麻的采收时间,未再专门介绍新的采收时间。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5]记载“四月八月采根暴干”,即春夏和早秋两季采收。《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26]则记载“采集期在芒种至夏至节间”,仅在春季采收。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明确天麻分为春麻和冬麻两个采收时期。如1959年《药材资料汇编》[41]记载“采掘季节,分春冬两季,在二、三月间雪融苗抽,采掘所得带有红色蒂苗,其根块皮细略有皱缩,称为春麻……过此时期采掘,因其茎苗发展,致根块空裂……立冬前挖掘,肉结体重,然红苗早枯,其根块反呈光滑,称为冬麻……寒冬因冰雪封山,不能采掘”,其介绍天麻春、冬采挖具体时间和采挖时药材外观形态。上述记载天麻采挖时间较早或稍晚,多因大雪封山,天气寒冷,采挖较难,也导致冬麻产量小。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天麻人工栽培的成功,采收时期易于控制,加之野生天麻资源逐步萎缩枯竭,天麻采收时期也逐步集中在冬季和早春采挖,如1985年版《中国药典》[41]开始记载:“立冬后至次年清明采挖”。现在采收期试验研究也表明天麻在11月至第二年3月(清明前)采挖干物质和有效成分最高[42]。

4.2 加工方法考证

天麻采收加工有关天麻加工的记载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普本草》[7],其采收加工方法为采收后直接暴晒干,没有去皮和蒸、煮的加工程序。唐代苏敬《新修本草》[12]记载:“得根即生噉澹之,无干服法也”,首次介绍了天麻采收后不加工,直接生食的服用方式。

宋元时期,《证类本草》[19]记载采收后直接曝晒干,《梦溪笔谈》[18]记载采收后阴干,《本草图经》[16]首记载“初取得,乘润利去皮,沸汤略煮过,曝干收之”,首次提出天麻用开水烫过的加工方式,这一时期本草也记载直接生吃的方法。而前人为简单直接曝干和日干,但实际生产上天麻含有多糖胶质成分,不容易晒干,且因晒制时间长,导致天麻多酚氧化而褐变。

而在明清时期,沿用宋代的加工方式。《本草述钩元》[43]中“其根曝干,肉色坚白,如羊角色,呼羊角天麻;蒸过黄皱如干瓜者,俗呼酱瓜”,描述了天麻直接曝晒干和蒸熟后再晒干的两种加工方法,及其加工后药材形态,直接晒干表皮为黑褐色内肉白色,蒸后晒干黄白色。但是仍有天麻直接进行晒干,《药性粗评》[32]“乘润刮去粗皮,沸汤内略略煮过,暴干收之”。

民国时期,出现烘干的加工方式。《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26]“采后去其花茎及外皮,以水煮之,入火笼中烘烤,或日晒使干”。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中药志》[27]记载将根茎挖出后除去蜜环菌,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再晾至半干……微火烤干。在《药材资料汇编》[40]中亦有农户将天麻用米泔水浸泡,加少量碱水,刮去外皮,烫过后烘干。1963版《中国药典》[44]一部提到“干至八、九成,以硫磺熏后,晾干。后来1977年《中药大辞典》[28]上提到天麻按重量分别需要煮不同时间,明确写出熏硫磺时间,烘烤至不同程度具体的温度。而用硫磺熏后,虽然易干燥、不易生虫,但会导致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同时1985年《中国药典》[41]记载“立冬后至次年清明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未有刮皮、白矾水浸泡、熏硫磺以及烘干等高温干燥的方式。而经研究表明[45,46],天麻煮制会导致天麻素溶于水中,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含量和折干率,高温干燥会降低天麻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故后期药典都如此记载。

天麻经过蒸或煮的断生处理,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天麻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而直接干制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酶促褐变”反应[45],使其表皮变黑,影响外观;其二,经过断生处理后,有利于天麻素的生成,从而减少醌类物质(天麻素前体物质)含量。

5 炮制方法考证

天麻的炮制加工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11],“修事天麻十两,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熬焦熟后……如此七遍”,即为用藜芦煨。

唐宋时期出现了酒制天麻,如《颅囟经》[47]提到“酒浸一夜”,同时宋朝《本草图经》[16]开始蜜制,在《普济本事方》[48]“拒风丹”中天麻采用去芦净制的方法,并且在《圣济总录》[49]中采用炙法至颜色通黄,炙即现今的加液体辅料炒法。

明清时期着重于用煨法,包括面裹着煨、湿纸裹着煨,亦有用煨法后再酒浸或酒浸后煨。且明朝时期的《景岳全书》[50]也采用酒制方法。

民国,用姜汁渍后切片、煨后酒浸,或直接晒干切片等炮制方法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多用净制、切制,亦有炒法和煨法。其炮制方法历史如表2。

表2 天麻炮制方法汇总

综上可知,天麻炮制方法开始于南北时期,到了清朝已经开始采用酒焙和煨法相结合的炮制方法。而现在天麻加辅料制和炒制、煅法等均不常见,对前人多用的酒制也甚少采用。将天麻进行炮制,一方面可以增强疗效,同时也利于保存;天麻蜜制,使得口感更好,利于生吃;酒制可以引药上行,增强祛风通络的功效。而现代清朝形成的酒浸后煨或先煨后酒浸的联合炮制现应用较少,其原因值得探究。

6 质量评价考证

最早体现天麻品质概念的是东晋《抱朴子》[10],记载:“得其大魁末服之,尽则得千岁,服其细者一枚百岁”,即个头大者效果好。到宋元时期之前,都以天麻个头大为佳。宋元时期则是用天麻产地描述其质量的好坏,《开宝本草》[15]载“今多用郓州者佳”。明清时期,如《本草品汇精要》[38]:“邵州、郓州着佳。根白而明净者为好”,清《医经允中》[23]写到“出山东郓利二州山谷。明润肥大者佳”。除了产地之外,增加了颜色和大小的指标。古代本草主要记载了其产地质量,对天麻性状以根白明净、明润肥大者为佳。而在多部本草中都提到“一种形尖而空薄如元参状者。不堪用”,笔者认为可能是干货春麻。

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中国药学大辞典》[25]记载:“以根已成熟开裂。透映而坚实为佳品”,同时还写到云南四川陕西汉中所产者为佳,而贵州、日本所产无气味,不适用。赵燏黄将四川天麻分三等,上等麻王,中等贡麻,下等拣麻。这一时期则是以根的形态、天麻颜色同时还有产地作为评价天麻质量的指标。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56]将天麻分为“春麻”和“冬麻”,春季采收为春麻,体松皮多皱缩,质量较次,而冬季采收为冬麻,体重饱满,质佳。并且以个大、质坚实、色黄白、断面半透明无空心着为佳,也有人称为“明天麻”。色灰褐、体清、断面中空者为次。不仅将天麻按季节,并且按个头、表面和断面颜色以及性状分优劣。

现在药材市场亦多以冬麻品质较佳,天麻以个头较大,重量较重并且质坚实,色黄白,断面半透明革质无空心为佳品[57]。这与古代本草所记载的明润肥大有吻合之处,只是现在更为具体详细。现在《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58]进一步将天麻商品按质量分为四个等级。研究表明,商品重量与天麻活性成分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将天麻按照质量进行等级划分亦有合理的依据[59]。

7 结论

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天麻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药用历史。除少数同名异物的植物外,天麻的名称按功效、植物学形态和颜色、产地、加工方法等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为同一植物即天麻,现在也均以天麻为正名。历史上,天麻基原比较稳定,只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天麻植物学形态和特殊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历史上一直没把天麻的形态学特征描述清晰。而且,历史上天麻形态描述的主要为红天麻,未见其他变型的天麻。现代植物学研究发现天麻除原变型红天麻外,还有乌天麻、绿天麻、黄天麻、松天麻4种变型,且现在由于乌天麻品质佳,昭通、四川相关产区出产的乌天麻也成为著名道地药材。宋朝将天麻花茎作为赤箭使用,并且很详细的将天麻、赤箭的功效主治区分开来;天麻种子被称为还筒子,在《中药大辞典》[28]和《中华本草》[53]也明确将其作为药材,并且附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天麻种子和花茎是否可以做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天麻的品质现主要按照产地、采挖时间和个头大小来评价,现今以云南昭通、贵州等地冬麻质量较佳,并以质坚实、块茎肥大、无空心等为好,同时按个头大小分成四个等级。天麻主产地和道地产区,由于自然环境与气候、疆域变迁和地缘政治格局、交通因素和人为因素等作用,在历史上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在相关论文中已作详细论述[60]。

当前我国野生天麻资源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采挖影响,资源破坏严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野生天麻资源逐步衰竭濒危,已分别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国家保护Ⅱ级品种。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天麻人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现在全国适宜产区大规模推广开来。目前我国野生天麻已经形成不了商品,商品药材基本靠栽培药材供应。所以,栽培天麻的采收时间、加工方法、个头大小同传统野生天麻相比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天麻四个等级标准,由于栽培天麻种源(红天麻、乌天麻)、加工方法和个头大小发生较大变化,急需制定新的天麻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15:58-59.

[2]周铉.天麻生活史[J].云南植物研究,1981,3(2):197.

[3]卢进,丁德容.天麻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1994,17(12):34-36.

[4]蔡永敏,邱彤,张玮.天麻药名沿革考.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0):783-784.

[5]周霞.万军.李祖伦.天麻古今炮制方法初考.中药材,2005,28(11):1041-1042.

[6]马继兴辑注.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2.

[7]尚志钧,尤荣辑等辑校.吴普本草[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15.

[8]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卷1[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

[9]南北朝,陶弘景著,尚志钧等辑校.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3.

[10] 葛洪.抱朴子[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0-101.

[11] 雷敩撰.雷公炮炙论[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67-68.

[12] 唐.苏敬.新修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16.

[13] 唐慎微.药性论[M].证类本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23.

[14] 宋.掌禹锡.嘉祐本草[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133.

[15] 刘翰.马志.开宝本草[M].尚志钧校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6.

[16] 苏颂.本草图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38:230.

[17]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6.

[18] 宋.沈括.梦溪笔谈[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26.

[19] 唐慎微.证类本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23.

[20]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4

[21] 元.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M].中华大典.四川出版集团,1990:560.

[22] 李时珍.本草纲目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730-733.

[23] 李熙和.医经允中[M].朱辉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7.

[24] 严西亭.得配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9.

[25] 《中国药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国药学大辞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9.

[26] 赵燏黄著.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1.

[2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88-89.

[28]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M].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9.

[29] 徐国钧等编著.中国药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695.

[30] 蔡光先.湖南药物志[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739-1529.

[31]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1.

[32] 清.黄彜鬯.药性粗评全注[M].中国本草全书.147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3.

[33] 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5.

[34]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63.

[35]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117.

[36]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三[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63:766.

[37] 王文采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9

[38] 清.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6.

[39] 宋.刘明.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卷上[M].中华大典.四川出版集团,1990:560.

[40]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药材资料汇编[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4-85.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药典,1985:60.

[42] 刘金美,田治蛟,戴堃,等.昭通乌天麻最佳采收期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2):189-192.

[43]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药典,1963:36.

[45] 葛进,刘大会,崔秀明,等.昭通产乌天麻的变温干燥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5,46(24):3675-3681.

[46] 宁子琬,毛春芹,陆兔林.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有效成分及SO2残留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814-1818.

[47] 解缙总编.颅囟经[M].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2002:100.

[48] 宋.许叔威.普济本草方[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05.

[49] 宋.赵佶敕撰.圣济总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04

[50] 明.张景岳撰.景岳全书[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51.

[51] 宋.朱佐撰.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哈尔滨出版社,2003:05.

[52] 明.朱橚编.普济方[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

[53] 冉先德主编.中华药海 [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454-1459.

[5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8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16-717.

[55]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台北:新医药出版社,1930:60.

[56] 谢宗万编著.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4.

[57] 金世元主编.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25.

[5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4:15.

[59] 任守利,刘塔斯,林丽美,等.HPLC 测定不同商品规格天麻中天麻苷与天麻苷元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55-58.

[60] 刘大会,龚文玲,詹志来,等.天麻道地产区的形成与变迁[J/OL].中国中药杂志:1-8.

猜你喜欢

本草天麻出版社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我等待……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