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血压防治的未来路径

2018-04-10戴小华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目标值控制率患病

文/戴小华

对最新美版高血压指南的争议越多,证明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尽快出炉的必要性越强。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又作为其第一危险因素,患病人数不断增多。据最新CDC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3亿,患病率高达27.8%,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2017年11月14日,备受瞩目的“2017AHA/ACC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在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正式发布,新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将诊断高血压的标准调低至130/80mmHg,即血压≥130/80mmHg时诊断为高血压,血压120-129/<80mmHg为血压升高。关于降压的靶目标值,该指南要求稳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衰、慢性肾病和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全部为<130/80mmHg。该指南一经推出,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均有。

笔者认为,该指南的积极意义在于更加突出高血压的早期防治,尤其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在早期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起始用药的门槛仍是≥140/90mmHg,并不带来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大幅度增加。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刀切的下调目标(<130/80mmHg),对于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卒中的二级预防人群,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否带来益处,尚不清楚。总体来看,调低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的靶目标值利大于弊。

中国高血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仅为13.8%。美国新指南有关高血压新标准、降压靶目标值的提出,以及由此带来的防治理念,对于我国高血压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如果按美国指南新标准的血压水平定义,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将大幅度提升,新的靶目标水平也会使得控制率更低。

表面上,两个数据的一升一降,会抵消我国高血压防治已经取得的成果,会更加凸显我国高血压防控的严峻形势。但认真分析发现,调低的诊断标准和血压靶目标值,会促进高血压防治的阵线前移,降压的重视程度更高,降压的达标水平更严格,尤其对于高危的高血压患者按调低后的诊断标准及达标水平管理,则获益会明显增加。所以,适当调低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降压靶目标值,显然更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更有利于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更有利于减少我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当然,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指南标准,需要结合我国已经完成的多项循证研究证据,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适时推出中国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靶目标值。

高血压防治必须重视健康教育,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必须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入手,通过分层综合管理,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

猜你喜欢

目标值控制率患病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江苏发布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