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

2018-04-09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女童案例儿童

本刊讯 近年来,儿童性侵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018年3月2日,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女童保护”)与凤凰网公益联合主办的2018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儿童保护问题,呼吁促进儿童防性侵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座谈会上,“女童保护”发布了《“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据“女童保护”统计,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我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形势仍旧严峻。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丽行公益慈善会发起人刘丽,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胡卫,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新基石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刘颖,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检办副主任史卫忠,立法专家、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主任朱卫国,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龙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童小军,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雪梅,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胡广华,上海闵行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杨珍,凤凰网评论总监、政能亮总编辑高明勇,“女童保护”负责人、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路一鸣主持。

面对性侵儿童案件多发、高发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建议,应建立网络儿童色情和网络猥亵儿童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信息并实施从业禁止,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建立处理儿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询问机制,建立受性侵儿童事后救援机制。

2017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1.04起

根据《“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2017年全年媒體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总体来看,近4年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案例均大幅高于2013年,我国儿童被性侵和防性侵教育现状仍然严峻。

“女童保护”负责人、凤凰网公益主编孙雪梅表示,近4年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案例均大幅高于2013年,体现了儿童被性侵现状的形势严峻,也反映出社会和媒体对这一现状的关注度提升。同时,由于案例特殊性、社会认知、传播规律等因素影响,仅有极少量的案例被曝光。整体而言,社会各方对这一严峻形势关注度仍不够。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丽行公益慈善会发起人刘丽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应该加强教育宣传,让他们能独立意识到自我保护。“对于儿童性侵问题,防范教育要胜于事后补救,因为事情发生之后,即使犯罪人员得到法律的惩治,但是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他们的健康成长等方面会无法避免地受到影响。”

“女童保护”统计,在2017年公开报道的378起性侵儿童案例中,明确表述人际关系的有349起,其中熟人作案209起,占比59.89%;陌生人作案140起,占比40.11%。在近5年的统计中,这是公开曝光的案例中熟人作案占比最低的一次,但总体来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为2014年达87.87%。

网络性侵、猥亵问题值得警惕

2017年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例中,有6起与网络密切相关,主要包含网友约见儿童后性侵,通过网络聊天拍摄儿童裸体视频,哄骗儿童拍摄色情视频后上传网络牟利等类型。犯罪嫌疑人利用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等对儿童实施侵害,虽然曝光的数量不多,但尤为值得警惕。

随着网络影响生活越来越深入,社交软件和游戏使用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弱,因此这类案件隐蔽性大,隐案率高。同时,儿童因见网友被性侵的案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也时有发生。此外,网络儿童色情图片、视频泛滥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交平台中时常出现猥亵儿童的视频,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发现、预警、监督、举报和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专门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童小军表示,从儿童保护角度出发,遇到任何一种儿童伤害,我们要做的事情,都是以儿童为中心,做所有利于他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的服务。对于如何治理网络儿童色情、猥亵问题,她说,“第一要做是打击犯罪,加大警力、网络控制以及法规制定,然后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不要给孩子太多自己在网上的时间。家长要做好监护责任,如果大人经常对孩子的行踪不了解,这就会出问题。”

面对网络色情、猥亵等暴力伤害,首先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做好强制发现报告制度;其次要加强多方合作,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互联网企业要履行责任进行内容审查、自我监管和删除有害信息;学校和家长也要做好教育。

性侵者多次作案占比高,呼吁立法保障

“女童保护”统计发现,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378起性侵儿童案例中,一人对多名儿童实施性侵害的为98起,占25.93%%,这较2016年的14.09%有较大幅度上升。378起案例中,其中明确表述施害人为多次作案的有120起,占比31.75%;而有184起案例在報道中未提及是首次还是多次作案,根据现实情况推测,其中也应有相当比例为施害人多次作案。

上海闵行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杨珍介绍了上海闵行区对限制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的实施经验,闵行区综合未保法、刑法、教师法等方面相关条文,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探索建立限制禁止从业机制。从立法上看,确实比较欠缺非常明确针对性侵未成年人、对儿童防性侵机制建设的依据,所以特别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关注、解决。

农村儿童防性侵教育缺失严重

“女童保护”连续5年对中国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进行调查,2017年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调查,选取了北京,辽宁丹东,山东烟台、潍坊,河南许昌,湖北荆门,广西来宾,贵州正安,海南文昌等地作为取样地区,共收集12464份有效问卷,问卷填写人年龄为6~14岁。问卷分别在“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课程讲座前后进行发放、收集,收集的有效问卷中,城市地区5479份(课前2714份,课后2765份),农村地区6985份(课前3444份,课后3541份)。

不过虽然这一数据仍不容乐观,但较2016年有了很大改善。“女童保护”2016年在北京、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海南等6个省份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2份,问卷结果显示,86.55%的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程。

随着儿童被性侵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媒介信息传播覆盖越来越多人群,更多家庭和学校了解到这一严峻现状,提高了防范意识。据介绍,2017年“女童保护”在全国27个省份开展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几乎全部以“小班授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面对面讲座9000余场,覆盖学生人数近50万。从2013年到2017年底,“女童保护”课程已覆盖188万多儿童,44万家长。但面对家长、学校、社区等方面的邀请,“女童保护”讲师数量仍“供不应求”。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表示,性教育是从儿童一出生就要开始的,但很多家长对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缺位,甚至对网络儿童色情问题也没有认知。“传播网络儿童色情、实施猥亵的人,可能他们成长过程当中就有问题,比如受到虐待、暴力。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应该要探索开展家庭学科。”

掌握防性侵知识,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

性侵儿童案例发生的地区方面,“女童保护”统计显示,在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受害者为农村地区(乡镇及以下)儿童的有112起,占比29.63%;受害者为城市(含县城)的为245起,占比64.81%。这与2016年的情况恰好相反,2016年是农村地区占比75.98%,城市地区占比23.09%,2016年也是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农村地区首次高于城市地区。

报告称,媒体曝光案例的地区分布中,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这并不等同于城市地区儿童被性侵案例比农村地区更为高发,而是反映了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年度报道规律,也说明城市及城镇地区儿童比农村地区儿童受到更为密集的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监护。此外,城市地区司法系统相对完善、城市地区媒体活跃程度更高等因素,使得该地区儿童遭遇性侵的案件容易被立案和被知晓。

调查显示,对儿童进行科学、正确地防性侵知识教育之后,他们可以很快掌握防性侵知识,知道如何预防性侵风险。京师律师事务所执行副主任郑小宁表示,对于儿童,教育是最好的保护,“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孩子明白什么是性侵、遇到性侵怎么办、受到侵权怎么报警和保存证据等。”

要让保护儿童的法律“长出牙齿”

据“女童保护”统计,2017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受害人超过606人(表述为多人受害但没写具体人数的,按3人计算),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48人,占比为90.43%;男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8人,占比为9.57%,这一比例较2016年的7.58%略有升高。报告称,男童被性侵现状同样不可忽视,也更具有隐蔽性;同时相关法律也存在缺失情况,维护权益面临更大的困难。

“关于儿童性侵问题,包括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无论国务院和各个部委、地方都发布很多政策,但现有情况来看,这些政策落实不够。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来修订,一定使它成为真正有效、能够更有力执行的‘硬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也是培养国家建设领军人才和民族复兴的根基,所以保护儿童在战略高度上应该放得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现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害儿童的罪犯惩罚力度太弱,只有严刑峻法才能遏制侵害儿童的犯罪,否则犯罪者永远不会主动止步。关于儿童性侵防范问题,在农村领域这方面难度更大,尤其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概率更高。今年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方面,在儿童尤其农村女童方面,会提更多的建议,希望通过努力,能够让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女童案例儿童
样板案例
浅谈我校女童健康教育现状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留守儿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六一儿童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