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的现状探究

2018-04-09殷宁充子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职称辅导员院校

殷宁充子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高职院校辅导员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前线,担负着培养高职院校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培养质量。笔者认为,职业自信是指个体从事某项职业所获得的自信心,包括对职业的认同,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的相关内容,针对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制订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调查问卷。以长沙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为调查对象,利用QQ、微信等平台动员专职辅导员进行电子问卷的在线调研。目前收回有效问卷144份,其中男性占36.1%,女性占63.9%;本科学历占12.0%,硕士学历占88.0%;年龄20~29岁的占36.1%,30~39岁的占50.0%,40~49岁的占13.9%;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占30.1%,3~6年的占30.1%,6年以上的占39.8%;职称为助教的占36.1%,职称为讲师的占50.0%,职称为副教授的占8.4%,其他占5.5%。问卷包括辅导员个人情况、辅导员职业自信情况、辅导员职业满足感以及辅导员职业发展管理制度等。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性别、人数较为合理,所得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研究情况。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校工作的客观环境比较满意

调查结果表明,56.0%的辅导员认为学生较尊敬辅导员,42.0%的辅导员认为学校工作环境比较好,44.5%的辅导员认为学校工作比较稳定,36.0%的辅导员认为学校休假时间较长。上述学校工作的客观环境优势使得辅导员对学校工作的客观环境总体比较满意。

2.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有3.0%的辅导员认为从事辅导员工作获得的职业自信很弱,25.0%的辅导员认为比较弱,47.2%的辅导员认为一般。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程度不高的原因一是工作职责不清晰、职业定位不清晰、过多地承担其他部门的工作。高职院校中许多辅导员所带班级属于不同年级,半数辅导员同时负责在校班级、实习班级和毕业班级的纵向管理,班级数量多达8~9个。而且除了带班,还负责部分学生会或者社团工作,兼任系部或者学校的部分行政职务。二是工作时间长、无规律、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工作压力大、工作责任重。学生上课,辅导员在上班;学生下课,辅导员还要找学生谈话,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穿插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24小时待命是常态。三是辅导员考核机制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各项工作实行严格考核,惩罚制度较多,奖励和发展制度不完善。甚至部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四是工资待遇低。在被调查的辅导员中,年薪普遍处在6~8万元之间。目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招聘要求较高,都是硕士学历、中共党员,但是辅导员的工作时间、精力的付出与所得到的收益回报并不成正比。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程度不高的原因(%)

2.3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满足感较低

辅导员最初选择这份职业时原因较多,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辅导员招聘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在择业时,38.0%的人从事辅导员工作是出于就业压力,而不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兴趣,具体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业原因

有56.7%的辅导员认为在辅导员工作中得到的满足感不高,14.0%的辅导员认为职业满足感比较低,6.0%的辅导员认为职业满足感很低。75.0%的辅导员认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总体比较少。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中明确指出:要确立辅导员的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有事首先想到的是辅导员,辅导员处于“处处需要、事事介入,却专业地位不突出、政治地位不明显”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个职业,76.3%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大,57.9%的辅导员认为地位低,42.1%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太辛苦、报酬比较少。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就算投入大量时间和心血,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见到成效的,但是有一点失误,折射在学生身上就十分明显。

2.4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受限

54.0%的辅导员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没有信心。辅导员工作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工作任务太重(71.1%)、加班时间太多(52.6%)、辅导员职责界限模糊(39.5%)和学校对辅导员工作不重视且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36.8%)4个方面。其中繁重的工作任务来自学生日常事务、学生身心健康、各类突发事件、学校各级各类部门涉及学生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在高职院校中,对于辅导员的职责界限比较模糊,所有涉及学生的事务,几乎都压在一线辅导员的身上,各级各类部门都直接给辅导员下达任务和指标。在职称晋升上,辅导员属于边缘群体,学院虽然没有限制辅导员的职称发展方向,但是辅导员要想走教师系列职称,在课时量、课题申报、论文质量、教学竞赛等方面都比不过同级别专任教师,走行政系列职称也拼不过行政科室的人员。在职业发展上,高职院校对于辅导员的学历要求较高,本调查中有89.5%的辅导员是硕士学历,甚至部分辅导员的专业与学校设置的专业较为对口,却无法转为专任教师。辅导员长期从事一线学生工作,负责学生教育和管理,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是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转岗流动管理比较严格,没有合理的制度或者文件来保障辅导员今后的职业发展或者职称评定,大多数依靠的是人制而非法制,更缺乏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平台。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与同龄的教师相比职称评定困难、职业专业度不突出、总体地位不高,这些因素制约了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

3 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受职业定位、职业压力、职业地位、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较为薄弱。职业自信是辅导员工作效能提高的保障,是辅导员工作稳定的依靠,是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自信需要辅导员自身、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提高辅导员职业自信来发展和建设辅导员队伍,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提升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S].教思政[2014]2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教育部[2006]24号.■

猜你喜欢

职称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