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具特色的家国情怀教育与传统文化实践

2018-04-09路莲红

教育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家国

文 | 路莲红

青少年、儿童时期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重要窗口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容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重视中小学生的品质形成是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家国情怀,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情感教育、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可使广大青少年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把爱国主义植根于学生的心里,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融入家国情怀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是全民族历史事件、民族情感、民俗民风、民族习惯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认同的标志,是民族的DNA,是中学德育的好教材。我校以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培育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有效落实。通过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初步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

活动一: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另外,组织学生根据春节民俗文化等制作节日小报,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表达节日祝福,学会感恩,学会与人交往。

活动二: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首先,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要求学生在假期中诵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并写下感悟,开学后聘请各年级学生,成立编辑组,筛选、修改、汇编成《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德育校本读物。其次,同学们可以拍摄“我家的年夜饭”摄影作品,充分感受节日氛围,培育家国情怀。最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理财与消费,积极投入“我的压岁钱我做主”活动,养成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习惯,鼓励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合理使用压岁钱。

活动三: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首先,开展“洒扫应对”“日行一善”等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自理、自立能力,引导他们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培养孝心,学会感恩。其次,充分利用“雏鹰假日小队”,鼓励他们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继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传统节日之二 ——清明节

清明祭祖是经历代沿袭而成的一种固定的风俗,在悼念逝去的先人时,在缅怀中将情感释放,在悲思中感受温情。通过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历史的回顾,激励学生传承中华民族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培养学生爱学习、自律自信、奋发向上的斗志。为了让学生对清明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校要求学生利用清明节回老家的机会采访自己的家族长辈,记录家风家训小故事,挖掘并传承自己家族的传统美德,这无疑使学生接受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传统节日之三 ——端午节

端午节在初二年级中开展“师生同擂包粽子大赛”。端午节活动无疑是个很好的契机,通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进取之心,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传统节日之四 ——中秋节

作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传承的是人们世代相通的团结、和谐的情感。通过对节日文化的追溯,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和传承,在全校范围内以中秋说圆、画圆为主题开展设计大赛,包括花灯设计、月饼或玉兔的模型设计,中秋服饰设计等,使同学们心灵得到了升华。重阳节之际,开展“浓浓敬老情,温暖满上北”的主题教育活动,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引发的效应

初步形成的中华传统“五大节日”系列活动体系纳入德育常规教育内容。通过对节日文化的深入研究,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寻找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教育内容。活动的设计从学校层面全盘考虑,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原则上一个年级承担一个节日主题活动,有的全校共同开展。通过五大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引发各方参与热情。如家、校、社区中秋晚会,重阳节道德讲堂活动,清明祭祖采访长辈活动等,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社区、师生的一致肯定和欢迎,家长在活动感悟中对学校的活动组织和开展充满了感激,而社区更是主动要求参与到我校五大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

活动的开展即是创设了一种环境和氛围,师生们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下不仅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民俗风情,更感受到了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美德。传统节日的魅力深入人心,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提升。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校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校风,在周边社区具有很好口碑。当活动现场老人饱含着热泪感谢学校时、当家长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充分认可时、当学生们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流露出自豪感和自信心时,足以证明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之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渗透。

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的纵深发展

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建了我校家国情怀教育的特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家国情怀教育过程是一个知、情、行统一的过程,不但要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爱国行为习惯。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如何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如何延伸活动的实效,如何进一步开展后续活动都值得思考。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题的后效应,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将五大节日系列活动开展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让“中华传统节日”真正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抓手。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家国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做人美德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档案资料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