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2018-04-08罗翠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时机分组数学

◎罗翠红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问题设置不合理 新课改提出以后,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加入课程改革之中,转变数学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模式,但仍有一部分教师不能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有些教师在设置数学问题时,把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不需要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偏离了成立合作小组的初衷。

2.分组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分组,若分组不合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教师由于认识不足,根据“分组”二字随意把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安排。实际上,这样的分组过于随意,很可能会让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融入,不愿发言,或者几个学生在一起难以开展讨论,无法真正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3.安排合作时机不当 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果时机不当,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有部分教师不注重时机的安排,或者没有根据课堂实际和教学内容对预设的时机做出适当调整,这样的小组合作也只是形式。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数学的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当学生没有解题思路,难以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为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合理分组,确定职责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从中获得收益,如果分组过于随意,就会导致教师安排的任务难以完成,学生收获甚少。因此,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小组学习的前提。合作小组最好每组分4-6人,过少不能集思广益,过多又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小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的活跃程度以及学生的性别和性格特点,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划分,促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点,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教师必须明确组内每一位成员的职责,做好分工合作。每个小组都应该选定一个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良性讨论,认真总结,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加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2.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亦是如此,只有适当的引导,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展开。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不同,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一味的教,让学生在台下枯燥的学,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相反,教师的责任更重了。教师要在旁边仔细观察、倾听,适时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和学生平等地交流,针对不能加入讨论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恰当的指导。结束之后,还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针对反馈信息加以总结。

3.合理安排时间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很多,但教师在安排数学课程的时候也不能把整堂课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讨论,要注意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发挥各种教学形式的特点,综合应用。同时,要注意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避免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就开始讨论,那讨论是毫无意义的。

4.灵活把握时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预先设定好课程细节,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1)数学问题较为复杂,凭个人之力难以解决的时候,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调动全组人的力量合作解决,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全组人的合作精神;(2)当一道数学问题不止一种解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启发多种解题思路。数学是一种开放性思维的学习,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同时每个学生的思考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能够借此时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扩展大家的思路;(3)当学习任务较为复杂,需要多人分工协作的时候,很多时候,数学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通过团队的智慧共同来解决。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力求更贴合实际、更加完善,帮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时机分组数学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分组
师生互动4时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