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018-04-08陶林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课外阅读习作

◎陶林平

引言: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思想人格和创造力,给学生良好的德育熏陶。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三观树立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用多种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一、从课本出发,深入对课文的理解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的课本内容中有些课文是有深刻含义的,有些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要对时代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减小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所以,在课本学习是教师要对时代背景进行直接的介绍,让学生清楚课文写作的时间、地点、历史条件等,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阐述道理的,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其内容与表达方式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语文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有能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要科学、系统的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与教学的每个环节相融合,在每一篇课外的学习中得以体现。

语文学科的课文中所描绘的山川江河,人文景观,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可以在文字中感受华夏文明的美好与辉煌,能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通之处,让他们在作者的文学作品中读懂中华民族的精神,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建设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1.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教学时,通过朗读可以把作者在文字中蕴藏的感情表达出来,对于那些思想显露于外的课文来说,阅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对于那些思想表达较含蓄的,要想抓住中心思想就有些困难了。这时朗读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通过重复多次的朗读,能让文章的道理逐步被理解,用朗读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即有声阅读,可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逐渐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感情,更容易抓住文章的主旨。朗读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只有能与作者共发音才能让情感产生共通,在字里行间中获得收获。朗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走入作者思想世界的过程,借以气息上的变化来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改变,从中体会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增强语感、熟悉语言结构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2.借助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课外阅读是对课本教材和课堂时间不足的有益补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学习能力,并且课外阅读的丰富和广泛性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为多样和丰富的内容。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以更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对于他们的意志品格、性格塑造、正确三观的树立都是很有益处的。但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对书进行良莠区分,要能保证开卷有益,这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依据学生的语言基础、阅读能力和兴趣,性格特征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读本,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能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还要教会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主要是评价和欣赏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他们能在阅读中获得精神提升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三、在习作练习中体现爱国主义思想内容

作文是学生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体验生活开始。来自生活的体验是习作练习的重要写作素材,而且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在祖国山川河流、自然美景面前,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会油然而生,学生能深刻的体会到祖国美好,进行习作练习时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虽然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他们不是与生活和社会隔绝的,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去感受祖国的美、祖国的强大、社会的安定、生活的美好。

2.抓住习作练习的时机,采取随文练笔的方式进行习作训练。依据所学课文的内容及时的布置练笔任务,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针对性强,形式灵活。根据教学经验,随文练笔是学生接受度较高的习作训练方式,根据刚学过的教材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并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尝试使用,使他们在进行爱国主义写作时有情可写,有话可说,这是写作能力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同步提高。

结语:教育之中“教”和“育”是紧密练习在一起的,“教”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育”是思想品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要求,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要从课文学习、阅读教学、习作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祖国,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融思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目的。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课外阅读习作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爱国主义教育
习作展示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