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4-08牟克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开放性个性化学科

◎牟克利

教学目标的调整,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也决定了教学原则的调整。“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意味着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应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在开展初中语文现代选文教学时,必须注重教学原则的调整。

一、坚持开放性教学原则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的运用为核心,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开放性教学原则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思维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

1.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思维是影响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发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有开放性的教学思维,改变既定的以知识建构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思想,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打破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封闭性、语文学科的自足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单向传输性,形成开放性的教学思维。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于培养人,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根据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知识特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语言的审美与创造、文化的认同与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初中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手段的开放性 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注意教学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借鉴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成果,推进“互联网+”语文课堂深度整合,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打造智慧校园、智慧课堂。首先应注重手段的多样性。在世界教育史上,教学手段经过四次变革,当前愈加丰富。从教材、直观的教具、多媒体到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拓展教学资源。二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变性。教师在具体运用教学手段过程中,要富有变化。在具体的现代选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常用常新,不重复、不单调,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提高学习效果。

二、坚持个性化教学原则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培养个体在复杂情境下健康发展的能力,个体具备关键品质和核心技能,通过开展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原则也理应个性化。个性化教学原则并非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而是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了解和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习者的能力为目标,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为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1.情感的个性化 发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初中生感性多于理性,发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从学生的感性入手。学生因兴趣、爱好、动机、意志、需要、信念不同,感性的表现形式、方法和程度,又有所区别。教师要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情感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选文饱含了作家的充沛情感,教师要根据选文情境,通过朗读、演示、联想等方法,把学生带入作家的情感世界,实施情感教育。

2.过程的个性化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由语言知识的学习向语用实践的转变,在现实问题导向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面对初中语文学科现代选文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初中生直面语文知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当代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即是提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动机、兴趣、知识水平、能力、品质。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性化的。

3.结论的个性化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的时代,问题指向于唯一的答案。但事实上,事物不止于一种答案,面对同样的问题,多种结论都有可能成立。

提升初中学生语言的审美与创造素养,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备创新思想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但是,结论的个性化并非毫无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生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类的观点时,教师在尊重学生结论个性化的基础上,一定要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正确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结语:总而言之,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抓起,将其与教学目标统一起来,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开放性个性化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超学科”来啦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