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泛读
——精读”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2018-04-08吴文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学会课文小学生

◎吴文章

一、前言

纵观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层出不穷,却都华而不实。这种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多大的作用。很多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部分学生学会了去阅读课文,但是对于将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上却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探究出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策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研究,同时借鉴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后,提出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学习模式,希望能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何谓泛读-精读阅读教学

泛读-精读阅读教学共讲到了两种阅读的方法。其中泛读有两种意义:广泛的阅读和泛泛地阅读。而在本文中指的就是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指导,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泛泛的阅读,大致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让他们以精读为基础,学会利用课堂上教师教授的阅读方法进行自我延伸,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而精读指的是让小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深入细致的去研究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精彩的片段,要逐字逐句的去了解、吸收。泛读-精读教学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泛读,对课文上的内容先进行整体的初步认识,再通过精读的方式,对课文中的字、词、句进行细致分析,从而让小学生掌握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知识,最后再通过课外泛读,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博览群书,然后培养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怎样进行泛读-精读阅读教学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在让小学生开始读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先是进行泛泛的阅读,让学生大致的去了课文中的内容,然后达到疏通词句的目标,培养小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小学生去预习课文,让小学生在对课文进行初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通过借助字典、词典以及课文注释等方式去理解文中的生词。在学生进行预习过后,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课文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小学生生字、新词的理解以及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没有消化的字词含义或是问题,让小学生再次的对课文进行阅读,还要达到读顺、读熟、理解的目的。当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后,教师就让学生们讨论下阅读的感受,问学生读懂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还对哪些内容是不明白的等,让小学生用问题的形式去表述并思考,最后让小学生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知。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当教师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后,让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对课文进行精读,在精读的时候引导小学生们进一步的深入到文章里去,拓展小学生的思路,要求小学生从文章的脉络、写作方式等方面去思考。教师要给学生深究的余地,让小学生抓住问题去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跟小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归纳整理。例如,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漂亮部分的时候,教师让同学们划出具体描写松鼠漂亮的词句,并写上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句子,再让小学生总结写的漂亮的秘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小学生在对课文精读后,让小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要的词句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并逐渐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手法的精彩运用。

3.广泛阅读,延伸积累 衔接阅读就是以课文中的内容作为基础想课外阅读进行延伸。即运用课内学习一篇文章,课外带几篇文章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课文的方式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让他们学习一篇后带动阅读同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是去阅读不同作家但是同一个手法的作品,并让小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而让小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去品味情感、领悟课文中的精彩内容。

四、小结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对于阅读很少有系统性的教学方法,都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学生能够学会去理解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并能够回答出来就好了,对于学生如何去利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其他文章并没有多加关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急需提高,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并学会利用学到的方法去阅读其他的文章。

猜你喜欢

学会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会分享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学会分享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学会尊重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