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地理在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8杨军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西亚石油资料

◎杨军敏

每天发生的地理时事热点信息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以视觉或听觉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初中的地理教学可以利用这些时事地理知识,结合初中生思维和认识的特点,为我们初中地理开展探究性教学服务。现以七年级《西亚》探究性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如何实现地理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没有一个地区像西亚地区那样战争不断,频繁地冲突使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导致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很多,你认为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其主要因素:

A、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C、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D、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著名

一、课堂实录

(一)探究问题一:你认为西亚的地理位置是其成为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吗?

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判断,说出出西亚地理位置特征和其重要性。

1、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以下特征:“三洲五海之地”:西亚地处亚洲、非洲、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之间。

2、西亚地理位置重要:

⑴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从中国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说明西亚在古代就是陆地上的交通要道。

⑵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有铁路、公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伊朗首都德黑兰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西亚、北非和南欧通往黑海的咽喉。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欧洲、非洲)各港口的路程。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同时,西亚也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综上所述,西亚是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联系亚、非、欧三大洲,连接印度洋、大西洋,战略位置重要,一直是某些大国处于政治或军事需要而争夺的目标。

(二)探究问题二: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

⑵石油被称为现在工业的血液,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资源。西亚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

⑶西亚阿拉伯半岛主要分部着热带沙漠气候,中年炎热干燥。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主要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只在地中海沿岸狭小范围分布有地中海气候,因此自然环境干旱,河流较少,水资源短缺。这里出现了“水(淡水)比油(石油)贵”。

【教师提问】阅读课本52页的材料,了解西亚石油的三条运输航线。

学生阅读地图,小组完成,教师指导

三条航线都经过的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室友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每年有大量的石油从这里运出,被称为“世界油阀”。到西欧和美国的两条航线,“苏伊士航线”航程较短,“好望角航线”运量较大。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为什么要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给西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信息,自然环境干旱,河流较少,水资源短缺。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争夺石油和有限的水资源,地区冲突不断。

(三)探究问题三: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引导归纳学生的信息:西亚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这里的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西亚也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这三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教师讲解】西亚多种宗教齐聚,文化气息浓郁。但教派林立,各种文化如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往往引发地区冲突。

(四)探究问题四: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经各小组讨论、分析,认为西亚的自然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⑴西亚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西亚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大部分地区终年炎热。

⑵西亚气温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形成了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西亚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发展农业非常不利,热量充足,但淡水不足。草原牧场面积占全区的1/4,山区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由于降水稀少,农业仅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绿洲上,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但由于缺乏淡水资源,西亚地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特别是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思维扩展】“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思考:我们西北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可以向以色列人借鉴些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了解我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其次分析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力条件和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少,水资源短缺,使学生认识高效节水农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课后反思

1、重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时事地理信息要学生平时多关注新闻,尤其是一些热点问题发生的地域性要有一定的了解,这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的资料。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带着问题搜集相关的资料。之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提炼精要部分。避免学生搜集资料的盲目性和零乱性,防止课堂教学变成“空中楼阁”,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华而不实。

2、资料融合入课本内容中,丰富教材,拓展延伸教材的内容。如教学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能说明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的材料,课堂上教室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西亚石油的消费市场及运输航线,从而明白石油对西亚经济的重要性。

3、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搜集资料要在课下完成,课前教师要充分设置好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搜集资料。尽管如此,学生搜集的资料依然较庞杂,整理资料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信息的提炼不够精准,给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干扰,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指导学生提炼有用信息。

猜你喜欢

西亚石油资料
石油石化展会
版画
奇妙的石油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陶西亚的柳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