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8-04-08胡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古诗词笔者素养

◎胡丹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启蒙教材,古诗词以其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和特别的表现手法,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洗礼着学生的精神,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词就成为了教师进行审美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时空的距离以及小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使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导致古诗词教学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感知古诗词的灵魂,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激发审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思维和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记忆力也是极强的。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完成古诗词的背诵。同时,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近和了解古诗词文化。所以,欣赏朗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成为了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古诗词的重要渠道。并且,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大部分都是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头联、颈联、尾联的正确读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笔者首先为学生进行了朗读示范,让学生在笔者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行朗读了这首古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西湖的美好。最后,笔者让学生背诵了整首诗。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古诗词,还强化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发散思维想象古诗词,深化审美

古诗词以其精炼而又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了作者所处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让读者进入到相应的情境,并开展想象。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把握住古诗词的这种特性,为学生重现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古诗词。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小情景剧中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深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视频,描述自己在古诗词的内容中联想到的事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对古诗词进行了扩展和丰富。通过这样的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强化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联系生活应用古诗词,提升审美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的学科。而古诗词的来源也是作者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重拾生活中的美好片段,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到诗词中的意境,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回乡偶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笔者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回到家被自己的家人问,你是谁,你从哪来,那么你会是什么心情?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诗人在目睹家乡变化之后复杂的心情。由此可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创建古诗词的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更为生动形象的古诗词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知到诗人的真实情感,学习到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词笔者素养
踏青古诗词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老师,别走……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