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8-04-08周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活动课活动语文

◎周萍

在小学语文活动中,教师一般情况下特别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非常侧重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的汉字,词语,表达方式,内在的语法等去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因此,这就涉及到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活动课教学恰好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教学,一方面,启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实践化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在活动课开展过程中,多运用创新的思路工作

教师从思想上首先需要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到活动课开展有哪些作用,而且如何开展才能实现这些作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始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活动,而且要联系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目标细化,标准化,从而更明确的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首先承认学生的角色身份,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力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器,而是鲜活的主动的知识加工者,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对学习资源进行编码并且经过表象,语义等方面的处理,从而储存到自己的长时记忆系统中。所以,学生一直是处在主动加工的过程中,这让学生们所学习和储存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且在方便的时候顺利的提取出来。所以,教师的观念是第一位的,相信学生才能放手给学生探索的自由,才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互动,才能给学生减少焦虑和压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的增加。在一系列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将民主自由的理念渗透进去,让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性,给学生营造出适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毫无心理负担的去思考和发言。在这样的积极互动的张扬个性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不一样的感受,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式的学习,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一些现实生活的活动情境,也变成了学生提取和运用知识的线索。

二、合理设置活动课学习的主题内容,让学生真正可以动起来

小学语文的活动课包含哪些主题呢?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要上好小学语文的活动课,主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真正能够从这些活动中,发掘出兴趣点,从而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的参与。

1.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需要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三、教师要遵循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去开展小学语文的活动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遵循科学的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重视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用适合的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去组织活动课程。

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顺利成长发展,获得更高的成就,才是最有好处的,所以,在活动课程当中,对学生的训练非常必要,不能忽视。因此,要认真研究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积极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科学的活动课的设置以及更加科学的理论实践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得到更加高效率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活动课的设计非常重要,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能只是侧重在理论知识方面,更是要在实践应用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真正的去体验这些知识如何运用到互动的情境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书面的知识真正转化成能力,才能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好的应用。

猜你喜欢

活动课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