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适应初中数学节奏

2018-04-08郑田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正数负数数学知识

◎郑田毅

引言:在小学与初中的数学教学衔接阶段,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学生心理的变化,数学教学难度有所增加。为了保证小学与初中衔接阶段的数学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我们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教学对策,使数学教学能够在小学与初中衔接阶段得到良好的开展,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初中教学需要。

一、心理衔接

小学生长时间处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相较于初中这个全新的陌生环境,身边的同学和授课的老师以及教室、教学环境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学生首先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过度调试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感到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身心愉悦并且主动、更好地进行学习行为和思维活动。刚进入新的环境中,学生可能会产生焦虑和茫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有效地缓解学生对于陌生环境的不适,从而保证顺利地进行数学教学。上好开学第一课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教师应该着重准备的,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在学生的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与学生进行基本的交流认识应该是第一课必要的开始,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基础了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环境和新学习生活的想法与感受,教师也对于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鼓励学生有什么问题多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传道者,在课下里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学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逐渐会从心里到表达方式等多方面表现出来他们已经接受这个新老师。因为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上数学课,并且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的数学知识。逐渐从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舍过渡到新的学习生活之中来。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小学数学的内容基础之上的,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小学数学的穿针引线。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学生们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掌握程度关系着初中数学的学习能否真正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可以有效预防在教学时教学内容低于或者高于学生现有知识量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能够让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初中数学有效的衔接。更有利于把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的发展规律。比如,在有理数知识点中“正数和负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学数学中所遇到的都是正数来引出负数这一概念,比0大的即是正数,比0小的则是负数,但当a表示正数时,-a就是负数了,当a表示负数时,-a就是正数了,当a表示0时,-a仍是0。

三、数学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与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会有很大的区别。小学的学习环境里有老师和家长的悉心叮嘱和看管,到了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更多的需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支配的实践空间。初中数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小学时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由且合理支配时间和空间来对初中数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小学数学学习中,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初中数学中更应该延续小学中形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遇事多加思考的学习习惯得到加强,以促进初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能够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胸有成竹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引。比如在“绝对值”一节的学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绝对值的性质进行理解,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这个概念,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要明确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来帮助学生巩固预习成果。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新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等到课堂学习中时,教师再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达到为学生解疑和对知识进行有效内化的目的。

结语: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极为重要,二者的有效衔接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日后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小学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求二者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正数负数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